基于激光散射的汽轮机湿蒸汽参数测量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11-15页 |
1.2.1 热力学法 | 第11-12页 |
1.2.2 光学法 | 第12-15页 |
1.2.3 电容法 | 第15页 |
1.2.4 布拉格光纤光栅 | 第15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测量方法模型的研究 | 第17-27页 |
2.1 测量方法的原理与模型 | 第17-20页 |
2.1.1 光散射理论与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2 lambert-beer定律 | 第18-19页 |
2.1.3 测量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2 模型几何参数推导 | 第20-23页 |
2.3 仿真模拟 | 第23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湿蒸汽参数测量实验 | 第27-37页 |
3.1 实验台的搭建 | 第27-28页 |
3.2 实验方案的设计 | 第28-35页 |
3.2.1 入射光射入位置对散射光光强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3.2.2 入射光光强对散射光光强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2.3 散射光接收角度对散射光光强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3.2.4 实验结论 | 第34-35页 |
3.3 实验数据的获取 | 第35-36页 |
3.3.1 稳定工况下的实验图像 | 第35页 |
3.3.2 图片去噪 | 第35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湿蒸汽参数反演与分析 | 第37-47页 |
4.1 湿蒸汽参数反演 | 第37-38页 |
4.2 遗传算法 | 第38-40页 |
4.3 模拟退火算法 | 第40-42页 |
4.4 实验数据反演与结果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4.1 CCD相机的标定 | 第42-43页 |
4.4.2 湿蒸汽参数反演与计算 | 第43-4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录A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) | 第54-55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5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