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1-13页 |
前言 | 第13-16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16-19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16页 |
1.2 实验药物与试剂 | 第16-17页 |
1.3 实验仪器 | 第17-19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19-31页 |
2.1 ALF模型大鼠制备 | 第19页 |
2.2 动物分组及给药 | 第19页 |
2.3 指标检测 | 第19-30页 |
2.3.1 微板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AST、ALT的含量 | 第19-21页 |
2.3.1.1 血清AST活力的测定 | 第19-20页 |
2.3.1.2 血清ALT活力的测定 | 第20-21页 |
2.3.2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| 第21-23页 |
2.3.3 ELISA法检测血清HA、LN、Hyp的含量 | 第23-25页 |
2.3.4 ELISA法检测肝组织PCⅢ、Ⅳ-C、SOD、MDA、TGF-β_1、TIMP-1 的含量 | 第25-27页 |
2.3.5 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-SMA的表达情况 | 第27-28页 |
2.3.6 Western-blotting法检测模型大鼠肝组织中Wnt、β-catenin和MMP-7 的蛋白表达 | 第28-30页 |
2.4 实验结果统计方法 | 第30-31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1-41页 |
3.1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血清AST、ALT含量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2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2.1 HE染色对肝组织的观察 | 第32-33页 |
3.2.2 Masson染色对胶原纤维的观察 | 第33页 |
3.3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血清HA、LN、Hyp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4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肝组织PCⅢ、Ⅳ-C含量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5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肝组织SOD、MDA含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6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肝组织TGF-β1、TIMP-1 含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7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肝组织α-SMA表达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8 水飞蓟宾对ALF模型大鼠肝组织中Wnt、β-catenin、MMP-7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8页 |
4.1 动物模型和阳性药物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2 改善肝功能指标是水飞蓟宾胶囊发挥ALF肝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证据 | 第42-43页 |
4.3 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可能是水飞蓟宾胶囊治疗ALF的重要途径 | 第43-45页 |
4.4 抑制ALF氧化应激水平是水飞蓟宾胶囊发挥肝脏保护作用的重要途径 | 第45页 |
4.5 影响由Wnt信号介导的Wnt/β-catenin信号通路是水飞蓟宾胶囊防治ALF肝损害的重要作用机制 | 第45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综述 | 第55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