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鄂尔多斯盆地苏203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特征及其控气性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及依据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1.4 主要工作量第11-12页
第二章 盆地区域地质概况第12-20页
    2.1 区域构造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盆地基底特征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多旋回的盆地地质构造发展史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多旋回的沉积建造第13-14页
    2.2 区域地层特征第14-20页
第三章 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现今构造特征第20-26页
    3.1 中央古隆起现今构造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3.2 马家沟组中组合现今构造特征第21-26页
第四章 马家沟组古构造特征第26-42页
    4.1 古构造恢复方法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泥岩压实曲线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层趋势对比法第28-31页
    4.2 马家沟组中组合构造演化史第31-37页
    4.3 马五_5底面古构造形态恢复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石炭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二叠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三叠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侏罗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早白垩世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第38-42页
第五章 古今构造对马家沟组中组合天然气形成与分布的控制第42-65页
    5.1 构造特征与气源的关系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中组合天然气气源探讨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构造对气源控制作用第44-46页
    5.2 储层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构造对储层演化的控制第49-53页
    5.3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侧向运移通道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垂向运移通道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构造对输导体系的控制作用第56-57页
    5.4 构造演化对圈闭的控制作用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圈闭类型及气藏特征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成藏地质作用过程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构造演化对盖层、圈闭条件的控制作用第60-61页
    5.5 构造对天然气成藏控制综合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区域构造演化对气藏形成和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局部构造对气藏形成和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第63-65页
主要结论及认识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北斜坡西北部高庙湾延安组延10储层特征研究
下一篇:基于形态与生物条形码的中国拟遁蛛属(J(?)ger,2000)蜘蛛分类学研究(蜘蛛目:巨蟹蛛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