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本文创新 | 第16-17页 |
2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| 第17-23页 |
·农村养老保险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模式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| 第19-23页 |
3 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8页 |
·山西省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 | 第23页 |
·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特点 | 第23-25页 |
·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·覆盖面窄 | 第25-26页 |
·筹资机制风险高 | 第26页 |
·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 | 第26页 |
·其他问题 | 第26-28页 |
4 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 | 第28-34页 |
·农民收入水平 | 第28-31页 |
·城乡二元结构 | 第31-32页 |
·法律制度因素 | 第32-33页 |
·文化因素 | 第33-34页 |
5 典型国家和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| 第34-44页 |
·典型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| 第34-39页 |
·德国的“农民退休”制度 | 第34-35页 |
·日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35-37页 |
·法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37页 |
·巴西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37-39页 |
·印度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39页 |
·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| 第39-41页 |
·国内典型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概况 | 第41-43页 |
·青岛模式 | 第41-42页 |
·苏州模式 | 第42页 |
·北京模式 | 第42-43页 |
·国内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启示 | 第43-44页 |
6 完善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| 第44-54页 |
·完善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| 第44-48页 |
·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时机成熟 | 第44-45页 |
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提供政策保障 | 第45页 |
·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奠定经济基础 | 第45-48页 |
·完善山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| 第48-49页 |
·公平与效率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| 第48页 |
·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原则 | 第48页 |
·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原则 | 第48-49页 |
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保障制度协调发展原则 | 第49页 |
·完善山西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| 第49-54页 |
·拓宽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渠道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 | 第50-52页 |
·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立法进程 | 第52页 |
·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| 第52-53页 |
·强化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意识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