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油生成弹丸焦快速预测方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20页 |
·延迟焦化工艺介绍 | 第9-14页 |
·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| 第9-10页 |
·延迟焦化原料的来源和种类 | 第10-11页 |
·延迟焦化反应机理 | 第11-13页 |
·延迟焦化产品分布影响因素 | 第13-14页 |
·延迟焦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发展趋势 | 第15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5-20页 |
·弹丸焦的危害 | 第16-17页 |
·弹丸焦的生成机理 | 第17页 |
·弹丸焦生成的影响因素 | 第17-18页 |
·判断弹丸焦生成的传统做法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 | 第20-27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0-22页 |
·实验装置介绍 | 第20页 |
·实验装置流程 | 第20-22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22-27页 |
·甲苯不溶物含量实验方案 | 第22-24页 |
·定温实验方案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典型油样采集及实验 | 第27-33页 |
·油样采集及装置条件 | 第27-28页 |
·油样采集 | 第27-28页 |
·典型装置结构及操作条件 | 第28页 |
·甲苯不溶物含量实验 | 第28-31页 |
·定温实验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| 第33-60页 |
·实验处理方法 | 第33-36页 |
·甲苯不溶物含量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6-45页 |
·实测甲苯不溶物收率计算 | 第36-38页 |
·理论甲苯不溶物收率计算 | 第38-40页 |
·滤纸失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定温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5-51页 |
·实验结果重复性影响因素考察 | 第45-46页 |
·定温实验耗时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定温实验产品分布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残炭与沥青质比值预测油样结焦倾向 | 第51-53页 |
·微残炭值法预测油样的结焦倾向 | 第53-54页 |
·不同判据优缺点对比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实验不足及下一步改进 | 第56-60页 |
·实验不足 | 第56-58页 |
·实验改进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专用设备开发 | 第60-71页 |
·重油升温过程数学描述 | 第60-63页 |
·单反应器升温过程数学描述 | 第60-62页 |
·双反应器升温过程数学描述 | 第62-63页 |
·专用设备研究进展 | 第63-71页 |
·反应器 | 第63-64页 |
·加热器 | 第64-65页 |
·反应器顶盖 | 第65-67页 |
·反应器顶盖保温层 | 第67-68页 |
·加热器底座 | 第68-69页 |
·控制面板 | 第69页 |
·弹丸焦快速测定仪整体布局 | 第69-70页 |
·软件系统改进 | 第70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