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构造论文

4190Z_LC型柴油机排气道流通特性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现代气道研究方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排气道流动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排气道流动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-15页
第2章 排气道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及求解第15-22页
    2.1 气体运动控制方程第15-16页
    2.2 湍流模型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边界条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进出口边界条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壁面边界条件第18-19页
    2.4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离散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离散格式第19-20页
    2.5 控制方程的求解第20-21页
    2.6 控制方程求解的收敛准则第2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排气道稳流试验研究第22-29页
    3.1 气道评价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Ricado评价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FEV评价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AVL评价法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稳流试验装置第24-26页
    3.3 测量步骤与结果第26-2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4章 柴油机排气道流通特性数值模拟及分析第29-43页
    4.1 AVL FIRE软件简介第29页
    4.2 排气系统三维建模第29-32页
    4.3 网格划分第32-33页
    4.4 边界和初始条件第33页
    4.5 数学方程第33-34页
    4.6 模型验证第34-36页
    4.7 排气道三维流场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5章 排气道流通特性的结构优化第43-53页
    5.1 排气道的设计第43-46页
    5.2 排气阀座相对缸盖位置的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5.3 阀座的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5.4 气阀的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5.5 排气系统整体结构优化第50-52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-5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3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谐波对电能表计量性能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特性及催化燃烧应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