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0-19页 |
1 FRAX与骨折相关危险因子的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1 概述 | 第10页 |
1.2 年龄、性别 | 第10-11页 |
1.3 体重与身高 | 第11页 |
1.4 吸烟 | 第11页 |
1.5 糖皮质激素与饮酒 | 第11-12页 |
1.6 FRAX干预治疗的阈值 | 第12页 |
1.7 FRAX在人群中的应用 | 第12页 |
1.8 FRAX的局限性 | 第12页 |
2 骨强度综合指数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2.1 概述 | 第12-13页 |
2.2 骨强度综合指数的推算 | 第13-14页 |
2.2.1 抗压力强度指数(CSI) | 第13页 |
2.2.2 抗弯曲强度指数(BSI) | 第13-14页 |
2.2.3 抗冲击强度指数(ISI) | 第14页 |
3 OP中医辩证分型的探讨 | 第14-16页 |
3.1 概述 | 第14-15页 |
3.2 中医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 | 第15-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19-23页 |
1 研究资料 | 第19-21页 |
1.1 一般资料 | 第19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19页 |
1.3 纳入标准 | 第19页 |
1.4 排除标准 | 第19-20页 |
1.5 相关危险因子的界定标准 | 第20页 |
1.6 中医证型分类标准 | 第20-21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2.1 调查数据采集 | 第21页 |
2.2 骨密度检测 | 第21页 |
2.3 FRAX软件预测结果 | 第21页 |
2.4 骨强度综合指数计算 | 第21-22页 |
2.5 统计学方法 | 第22-23页 |
结果 | 第23-32页 |
1 基本资料 | 第23页 |
2 FRAX计算结果 | 第23-24页 |
3 FRAX计算结果与骨强度综合指数的分析比较 | 第24-30页 |
3.1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CSI和Hip Fracture之间进行相关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2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BSI和Hip Fracture之间进行相关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3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ISI和Hip Fracture之间进行相关分析 | 第28-30页 |
4 中医辩证分型 | 第30-32页 |
讨论 | 第32-35页 |
1 FRAX的预测结果显示髋部骨折风险大于主要部位骨折风险 | 第32页 |
2 FRAX计算结果与骨强度综合指数的分析结果具有相关性 | 第32-33页 |
3 骨质疏松症与中医各证型的关系 | 第33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不足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附录 | 第40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