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

水敏性城市设计初探--以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东北区景观设计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内容方法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1-13页
2 水敏性城市设计概念及原则第13-17页
    2.1 水敏性城市设计概念第13页
    2.2 水敏性城市设计的原则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提高地面可渗透性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保持水体流动性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保持水体溶解含氧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降低水体溶解态营养物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降低水体不溶物负荷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建立稳定的水生态系统第15-17页
3 水敏性城市设计对景观设计的要求第17-19页
    3.1 生态型景观第17页
    3.2 创建蓝绿走廊第17页
    3.3 雨水过滤系统第17-18页
    3.4 人工湿地第18-19页
4 水敏性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4.1 德国奥芬巴赫港景观规划设计第19页
    4.2 天津文化中心景观规划设计第19-21页
5 课题背景分析第21-27页
    5.1 课题区位分析第21页
    5.2 课题背景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课题背景概要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课题历史背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课题时代背景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现实背景第23页
    5.3 课题基础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交通现状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周边现状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水敏感度现状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区域规划的优势与劣势第24-27页
6 课题定位第27-29页
    6.1 规划依据第27页
    6.2 规划原则第27页
    6.3 设计理念第27-29页
7 课题总体设计第29-33页
    7.1 用地布局第29页
    7.2 交通系统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主干道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辅道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景观小路第30页
    7.3 功能分区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商业休闲娱乐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文化活动体验区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公园湿地观赏区第31-33页
8 系统规划第33-37页
    8.1 绿地景观系统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植被选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观景平台设置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8.1.3 水敏性城市规划具体设施第34-35页
    8.2 配套设施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8.2.1 公共服务设施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8.2.2 停车场规划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8.2.3 活动广场规划第36-37页
结语第37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附录第41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--以大连百年东关街为例
下一篇:探析现代建筑与人、自然环境的融合共生--以西流湖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