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实践与思考--以Z县为例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一、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一、国外研究 | 第12-13页 |
二、国内研究 | 第13-14页 |
三、综合研究评价 | 第14页 |
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公共资源交易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7-25页 |
第一节 公共资源与公共资源交易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一、公共资源的定义 | 第17页 |
二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公共资源交易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一、公共资源交易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二、公共资源交易的特点 | 第19页 |
三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 | 第19-20页 |
四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特征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政府与市场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关系 | 第21-25页 |
一、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政府 | 第21-22页 |
二、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市场 | 第22-23页 |
三、公共资源交易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| 第23页 |
四、进入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范围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Z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运行实践 | 第25-28页 |
第一节 Z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运行架构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Z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取得的成效 | 第26-28页 |
一、Z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交易情况 | 第26页 |
二、平台的科技创新 | 第26-27页 |
三、提高交易效率,减少人为因素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Z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 Z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一、规避进场交易 | 第28页 |
二、审批方式与实际不符 | 第28-29页 |
三、审批标准不统一 | 第29页 |
四、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欠缺 | 第29-30页 |
五、机构内部监管乏力 | 第30页 |
六、项目委托代理不透明 | 第30-31页 |
七、项目招标易失败 | 第31页 |
第二节 Z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1-36页 |
一、交易市场硬件建设滞后 | 第32页 |
二、交易法规制度建设缺失 | 第32-33页 |
三、公共资源所有者与其代理者分离的矛盾 | 第33-34页 |
四、招标人需求与结果不确定性的矛盾 | 第34页 |
五、竞标人利益驱动与规则及违规处罚的矛盾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完善Z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对策建议 | 第36-43页 |
第一节 坚持政府主导,尊重市场作用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优化平台的交易规则 | 第37-38页 |
一、“政府购买”类项目 | 第37页 |
二、“政府出让”类项目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提升平台的硬件水平 | 第38页 |
第四节 健全配套法规制度 | 第38-40页 |
一、平台的监督机制 | 第39页 |
二、平台的惩戒机制 | 第39-40页 |
第五节 加强交易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| 第40-41页 |
第六节 拓宽进场交易项目范围 | 第41-42页 |
第七节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