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艺术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10页 |
1.4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0-11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、思路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研究范围中重点与难点 | 第13-15页 |
第三章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风格形成因素及其过程 | 第15-21页 |
3.1 克里姆特绘画风格形成的环境因素 | 第15页 |
3.2 克里姆特绘画风格自我重构与转型的三大过程 | 第15-21页 |
3.2.1 重构中真实 | 第16-17页 |
3.2.2 反叛中永恒 | 第17-19页 |
3.2.3 拯救中坚守 | 第19-21页 |
第四章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分析解读 | 第21-25页 |
4.1 克里姆特绘画分类 | 第21-22页 |
4.1.1 寓意性绘画 | 第21页 |
4.1.2 肖像画 | 第21-22页 |
4.1.3 女性人体素描 | 第22页 |
4.2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主题解读 | 第22-25页 |
4.2.1 生与死 | 第22页 |
4.2.2 性与爱 | 第22-25页 |
第五章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的研究 | 第25-33页 |
5.1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的美学理念 | 第25-27页 |
5.2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的表现语言 | 第27-32页 |
5.2.1 空间表现 | 第27-29页 |
5.2.2 色彩表现 | 第29-30页 |
5.2.3 绘画技法表现 | 第30-31页 |
5.2.4 工具材料表现 | 第31-32页 |
5.3 克里姆特寓意性绘画中的心理投射 | 第32-3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3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