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设计与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3-15页 |
1.3.1 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预备知识 | 第15-19页 |
2.1 聚合签名 | 第15-16页 |
2.1.1 聚合签名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1.2 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攻击模型 | 第16页 |
2.2 数学基础知识 | 第16-19页 |
2.2.1 双线性对 | 第16-17页 |
2.2.2 椭圆曲线 | 第17-18页 |
2.2.3 数学难题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张玉磊等人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| 第19-27页 |
3.1 ZZL-CLAS方案重述 | 第19-20页 |
3.2 ZZL-CLAS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2.1 对聚合签名的一般性攻击 | 第20页 |
3.2.2 恶意KGC的主动攻击 | 第20-21页 |
3.3 ZZL-CLAS方案的改进 | 第21-22页 |
3.4 改进方案的分析 | 第22-27页 |
3.4.1 方案的正确性分析 | 第22页 |
3.4.2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| 第22-27页 |
第4章 对两个改进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攻击 | 第27-37页 |
4.1 对张玉磊等人提出的改进方案的攻击 | 第27-29页 |
4.1.1 张玉磊等人改进方案的回顾 | 第27-28页 |
4.1.2 方案存在第二类敌手攻击 | 第28-29页 |
4.2 对陈明改进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| 第29-37页 |
4.2.1 陈明改进方案的回顾 | 第30-31页 |
4.2.2 对陈明改进方案的攻击 | 第31-32页 |
4.2.3 对陈明改进方案的再改进 | 第32-37页 |
结束语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