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僧人咏史诗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绪论 | 第7-12页 |
| 第一节 选题缘起 | 第7页 |
| 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7-11页 |
| (一)宋代咏史诗研究 | 第8-10页 |
| (二)宋代僧诗研究 | 第10页 |
| (三)宋代僧人咏史诗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 宋代僧人咏史诗创作背景 | 第12-19页 |
| 第一节 宋代的佛教政策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节 宋代初期的儒士排佛运动 | 第14-15页 |
| 第三节 儒佛文化的融合 | 第15-19页 |
| 第二章 宋代佛教的转型对僧人文学创作的影响 | 第19-24页 |
| 第一节 佛教的世俗化与僧人的儒化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节 宋代僧人团体新变 | 第20-24页 |
| (一)僧人团体结构变化 | 第20-22页 |
| (二)僧人对儒学的接受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宋代僧人咏史诗的思想内涵 | 第24-37页 |
| 第一节 见解独到,立意新颖 | 第25-30页 |
| 第二节 亦入亦出,禅中有儒 | 第30-37页 |
| (一)钦慕高士,渴望隐逸 | 第31-33页 |
| (二)心系社稷,讽议时政 | 第33-37页 |
| 结语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| 附录 宋代僧人咏史诗集成概况(表) | 第41-4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3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