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行政区划调整对金融集聚的影响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1章 前言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技术路线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及不足第14-15页
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机理第15-21页
    2.1 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行政区划调整的绩效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2.2 金融集聚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2.3 行政区划调整影响金融集聚的理论机理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直接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间接影响第20-21页
第3章 山东省各地级市金融集聚水平的测度第21-33页
    3.1 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指标构建原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指标的选取第22-23页
    3.2 主成分分析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原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具体计算步骤第25-26页
    3.3 山东省各地级市金融集聚水平的测度结果及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金融聚集水平的测度结果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测度结果分析第30-33页
第4章 行政区划调整对金融集聚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3-53页
    4.1 合成控制法第33-35页
    4.2 日照行政区划调整对日照市本身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说明与实验描述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证结果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稳健性检验第38-44页
    4.3 日照行政区划调整对临沂市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证结果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稳健性检验第47-48页
    4.4 日照行政区划调整对复合临沂(临沂地区)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实证结果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稳健性检验第51-53页
第5章 行政区划调整对不同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效果对比第53-66页
    5.1 对不同地级市本身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对比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威海行政区划升级(1987年)对威海市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莱芜行政区划升级(1992年)对莱芜市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威海、日照以及莱芜的金融集聚水平影响效果对比第56-57页
    5.2 对不同母体城市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对比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行政区划升级(1987年威海)对烟台市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行政区划升级(1992年莱芜)对泰安市金融聚集水平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烟台、临沂以及泰安的金融集聚水平影响效果对比第60-61页
    5.3 对不同复合城市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对比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行政区划升级(1987年威海)对复合烟台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行政区划升级(1992年莱芜)对复合泰安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复合烟台、复合临沂以及复合泰安的金融集聚水平影响效果对比第65-66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企联合情景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研究
下一篇:政府质量、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--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