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8页 |
1.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1.5.1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1.5.2 存在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分析 | 第20-25页 |
2.1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0页 |
2.2 外部性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3“庇古税”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4 双重红利理论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开征大气污染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| 第25-31页 |
3.1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| 第25-26页 |
3.2 我国开征大气污染税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2.1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缺陷 | 第26-28页 |
3.2.2 我国现行税制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局限性 | 第28-29页 |
3.3 我国开征大气污染税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3.1 理论基础比较成熟 | 第29-30页 |
3.3.2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| 第30页 |
3.3.3 排污收费制度为大气污染税的开征积累了经验 | 第30页 |
3.3.4 国外有关大气污染税的税收制度的借鉴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典型国家有关大气污染的税制设计及经验借鉴 | 第31-38页 |
4.1 国外一些国家开征大气污染税的经验 | 第31-36页 |
4.1.1 二氧化硫税的国际实践 | 第31-34页 |
4.1.2 二氧化碳税的国际实践 | 第34-36页 |
4.2 关于我国开征大气污染税的国外经验借鉴 | 第36-38页 |
4.2.1 低起点开征,循序渐进推广 | 第36-37页 |
4.2.2 税制设计应符合国情 | 第37页 |
4.2.3 大气污染税的开征需要并用激励与约束手段 | 第37页 |
4.2.4 大气污染税应注重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我国开征大气污染税的方案设计 | 第38-54页 |
5.1 开征大气污染税的目标 | 第38页 |
5.2 大气污染税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38-39页 |
5.3 大气污染税的征收对象 | 第39页 |
5.4 大气污染税的纳税人 | 第39-40页 |
5.5 大气污染税的计税依据 | 第40页 |
5.6 大气污染税的税率 | 第40-52页 |
5.6.1 治理成本分摊法 | 第40-42页 |
5.6.2 污染控制成本法 | 第42-47页 |
5.6.3 环境退化成本法 | 第47-49页 |
5.6.4 三种方法下的税率比较与实施方案 | 第49-51页 |
5.6.5 工业废气税率可行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7 大气污染税的税收优惠 | 第52-53页 |
5.8 大气污染税的税收收入的归属与用途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我国开征大气污染税的相关配套措施 | 第54-56页 |
6.1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| 第54页 |
6.2 做好大气污染税的宣传工作 | 第54页 |
6.3 加强国际协作,建立国际税收协调机制 | 第54-55页 |
6.4 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,提高征管能力和效率 | 第55页 |
6.5 合理安排税款,坚持专款专用 | 第55页 |
6.6 适当分权,合理划分大气污染税征管权限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