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表面等离子体(Surface Plasmons, SPs) | 第10-12页 |
1.1.1 传播型表面等离子体(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s, PSPs) | 第10-11页 |
1.1.2 局域型表面等离子体(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s, LSPs) | 第11-12页 |
1.2 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 | 第12-18页 |
1.2.1 亚波长光学集成器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增强光谱 | 第13-15页 |
1.2.3 Plasmon传感器 | 第15-18页 |
1.3 纳米孔阵列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构想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聚苯乙烯纳米球的合成 | 第21-27页 |
2.1 前言 | 第21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1-24页 |
2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2.2 实验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26页 |
2.3.1 聚苯乙烯微球的SEM表征 | 第24-25页 |
2.3.2 单层聚苯乙烯微球组装在玻璃板上的SEM表征 | 第25-26页 |
2.4 结论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化学镀制备单层有序银纳米通孔阵列 | 第27-43页 |
3.1 前言 | 第27-29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29-30页 |
3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30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42页 |
3.3.1 化学镀银不同前处理方法的SEM表征 | 第30-32页 |
3.3.2 不同高度的银纳米通孔阵列的SEM表征 | 第32-34页 |
3.3.3 不同周期的银纳米通孔阵列的SEM、XRD、EDS表征 | 第34-35页 |
3.3.4 不同周期和高度的银纳米通孔阵列的UV-vis透射光谱表征 | 第35-38页 |
3.3.5 银纳米通孔阵列的折射率传感应用 | 第38-39页 |
3.3.6 银纳米通孔阵列的SERS表征 | 第39-42页 |
3.4 结论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电沉积制备双层有序银纳米通孔阵列 | 第43-52页 |
4.1 前言 | 第43-44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4-46页 |
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44-45页 |
4.2.2 实验方法 | 第45-46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0页 |
4.3.1 单层有序银纳米通孔阵列的SEM表征 | 第46页 |
4.3.2 双层有序银纳米通孔阵列的SEM表征 | 第46-47页 |
4.3.3 单层和双层有序银纳米通孔阵列的UV-vis透射光谱表征 | 第47-48页 |
4.3.4 单层和双层有序银纳米通孔阵列的折射率传感应用及对比 | 第48-49页 |
4.3.5 单层和双层有序银纳米通孔阵列的SERS表征及对比 | 第49-50页 |
4.4 结论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 文献 | 第53-6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