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安全保密论文

基于多特征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的比较分析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签名检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行为检测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5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安排第16-18页
第2章 基础知识与相关技术第18-30页
    2.1 Android系统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Android体系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Android安全机制第19-22页
    2.2 Android安全漏洞第22-25页
    2.3 Android应用程序逆向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反编译技术介绍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mali文件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2.4 Android动态行为监听技术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Android恶意软件特征提取与选择第30-42页
    3.1 APK文件预处理第30-31页
    3.2 特征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AndroidManifest.xml文件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Smali文件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Res文件分析第35页
    3.3 特征提取第35-37页
    3.4 特征选择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于信息增益(IG)的特征选择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基于CFS-GA的特征选择第39-4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4章 基于多特征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的比较分析第42-68页
    4.1 基于机器学习的Andorid恶意软件检测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检测模型框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检测算法介绍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检测算法实现第47-48页
    4.2 基于统计分析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检测算法介绍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应用实例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检测算法实现第55-56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数据准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评价标准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机器学习分类检测比较分析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统计分析分类检测比较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检测算法的比较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5章 基于多特征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原型系统第68-92页
    5.1 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原型系统的设计第68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移动设备端应用程序的整体设计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云端子系统的设计第74-75页
    5.2 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原型系统的实现第75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移动设备端应用程序的实现第75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云端子系统实现第87页
    5.3 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原型系统的测试第87-9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结论第92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1-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RGBD数据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B/S框架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