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8-31页 |
(一) 选题依据 | 第8-10页 |
(二)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1-24页 |
(四)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4-28页 |
(五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8-30页 |
(六)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30-31页 |
一、走进黄前镇木口峪村 | 第31-36页 |
(一) 村庄概况 | 第31-33页 |
(二) 以木口峪村为例的理由 | 第33-34页 |
(三) 样本的基本情况 | 第34-36页 |
二、农民的休闲生活现状 | 第36-49页 |
(一) 农民休闲动机 | 第36-38页 |
(二) 农民休闲时间 | 第38-41页 |
(三) 农民休闲活动 | 第41-45页 |
(四) 农民休闲消费 | 第45-46页 |
(五) 农民对休闲生活的主观感悟 | 第46-49页 |
三、休闲生活对于提升农民“获得感”的功能 | 第49-61页 |
(一) 现实获得维度 | 第49-53页 |
(二) 主观感知维度 | 第53-56页 |
(三) 认同建构维度 | 第56-60页 |
(四) 单调、消极的休闲生活对提升农民“获得感”的阻碍 | 第60-61页 |
四、以休闲生活提升农民“获得感”的路径选择 | 第61-65页 |
(一) 转变观念:建构农民积极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| 第61-62页 |
(二) 制度保障:提升农民的公平感知和生活满意度 | 第62-63页 |
(三) 具体落实:增加农民的现实获得 | 第63-65页 |
五、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6页 |
附录1 | 第66-70页 |
附录2 | 第70-71页 |
附录3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后记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