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8-12页 |
| 一、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| 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二、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2.1 研究目标 | 第10页 |
| 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三、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3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| 3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 色彩的灰色格调 | 第12-18页 |
| 1.1 灰色调色彩的属性特征 | 第12-13页 |
| 1.2 灰色调色彩在色彩对比中的作用 | 第13-15页 |
| 1.3 灰色调画面的色彩应用面积对比 | 第15-16页 |
| 1.4 灰色调的整体画面效果及心理影响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灰色的科学领域发展 | 第18-22页 |
| 2.1 时代背景的演变 | 第18-19页 |
| 2.2 色彩理论系统的发展 | 第19-22页 |
| 第三章 灰色在艺术史中的角色扮演 | 第22-34页 |
| 3.1 典雅的鸣奏——视觉灰色的塑形作用 | 第22-25页 |
| 3.2 自由的前奏——风景画中灰色的氛围渲染 | 第25-28页 |
| 3.3 色彩解放——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绘画时期灰色的调和作用 | 第28-31页 |
| 3.4 温和的色彩“先知”维亚尔 | 第31-34页 |
| 第四章 灰色的韵律——现当代油画语言中灰色的运用 | 第34-52页 |
| 4.1 西方现当代油画灰色运用个案分析 | 第34-43页 |
| 4.1.1 莫兰迪 | 第34-38页 |
| 4.1.2 巴尔蒂斯 | 第38-43页 |
| 4.2 中国现当代油画灰色运用个案分析 | 第43-52页 |
| 4.2.1 吴冠中 | 第43-44页 |
| 4.2.2 何多苓 | 第44-49页 |
| 4.2.3 毛焰 | 第49-52页 |
| 结语 | 第52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-57页 |
| 图片来源 | 第57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