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5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3页 |
| 缩略词表 | 第14-17页 |
| 1 前言 | 第17-20页 |
|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0-23页 |
| 2.1 细胞株 | 第20页 |
| 2.2 动物 | 第20页 |
| 2.3 仪器 | 第20页 |
| 2.4 药物和主要试剂 | 第20-23页 |
| 2.4.1 药物 | 第20-21页 |
| 2.4.2 质粒 | 第21页 |
| 2.4.3 主要试剂 | 第21页 |
| 2.4.4 Western Blot实验中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21-23页 |
| 3 实验方法 | 第23-30页 |
| 3.1 细胞培养 | 第23页 |
| 3.2 基因芯片分析 | 第23页 |
| 3.3 临床病人样本数据库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3.4 Western Blot技术 | 第24-25页 |
| 3.4.1 样品制备 | 第24页 |
| 3.4.2 Western blot | 第24-25页 |
| 3.5 m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| 第25-26页 |
| 3.5.1 总mRNA提取(Trizol法) | 第25页 |
| 3.5.2 mRNA逆转录为cDNA | 第25页 |
| 3.5.3 PCR(聚合酶链反应) | 第25-26页 |
| 3.6 Transwell小室实验 | 第26-27页 |
| 3.7 siRNA基因沉默技术 | 第27页 |
| 3.8 质粒转染高表达技术 | 第27-28页 |
| 3.9 免疫荧光技术 | 第28页 |
| 3.10 免疫共沉淀技术 | 第28-29页 |
| 3.10.1 试剂准备 | 第28页 |
| 3.10.2 免疫共沉淀 | 第28-29页 |
| 3.11 Sulforhodamine B (SRB)技术 | 第29页 |
| 3.12 裸小鼠尾静脉注射细胞考察AKR1C1的促转移能力 | 第29页 |
| 3.13 数据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4 实验结果 | 第30-48页 |
| 4.1 AKR1C1有潜在的促转移作用 | 第30-31页 |
| 4.2 AKR1C1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临床样本中表达增高 | 第31-32页 |
| 4.3 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AKR1C1表达水平 | 第32-33页 |
| 4.4 AKR1C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运动能力的增强 | 第33-36页 |
| 4.5 AKR1C1与转移相关转录因子STAT3发生结合 | 第36-38页 |
| 4.6 AKR1C1与STAT3的结合影响了STAT3转录活性 | 第38-42页 |
| 4.7 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,AKR1C1是通过STAT3而发挥促转移作用 | 第42-44页 |
| 4.8 AKR1C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-H1299的裸鼠体内转移 | 第44-45页 |
| 4.9 AKR1C1-STAT3信号轴的激活和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临床风险高度相关 | 第45-48页 |
| 5 讨论 | 第48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62页 |
| 综述 | 第62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5页 |
|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