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戏剧文学论文--古代戏曲论文

从《宋元戏曲史》看王国维意境说的另一重面目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第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五、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6-17页
第一章“写情则沁人心脾”第17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戏曲抒情性形成条件第17-18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宋元戏曲史》中“意境”内涵“写情”方面抒情方式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借景抒情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借事抒情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托物比兴第22-25页
    第三节 从词到戏曲:“意境”内涵在“写情”方面的发展第25-28页
第二章“写景则在人耳目”第28-34页
    第一节“写景则在人耳目”本质含义第28页
    第二节“写景”方式对意境内涵之“写景则在人耳目”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写在人耳目之景”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抓住代表性景物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修饰词准确、恰当第30-31页
    第三节 从词到戏曲:“意境”内涵在写景方面的发展第31-34页
第三章“述事如其口出”第34-45页
    第一节“述事如其口出”的本质内涵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二节“述事”方式对意境内涵之“述事如其口出”的影响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叙事视角的角度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“代言”的角度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叙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角度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“述事”环境有助于达到“如其口出”的效果第41-42页
    第三节“述事如其口出”表述对“意境”内涵的发展第42-45页
第四章“意境”内涵对西方性格论的扬弃第45-49页
    第一节“意境”内涵对性格论的发扬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物性格应该完整丰富第46-47页
    第二节“意境”内涵对性格论的抛弃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5页
后记第55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《三体》三部曲中的空间叙事
下一篇:谷崎文学中女性崇拜下的“男性中心主义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