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引言 | 第8-13页 |
| (一)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(二)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| 1、国外相关研究 | 第9-10页 |
| 2、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(三)文章结构及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1、文章结构 | 第11-12页 |
| 2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一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概述 | 第13-21页 |
| (一)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| 第13-18页 |
| 1、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| 2、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| 第15-18页 |
| (二)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含义 | 第18-21页 |
| 1、就业歧视的概念 | 第18-20页 |
| 2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状及法律原因分析 | 第21-28页 |
| (一)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状梳理 | 第21-23页 |
| 1、就业机会歧视 | 第21页 |
| 2、就业待遇歧视 | 第21-22页 |
| 3、就业保障歧视 | 第22-23页 |
| (二)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原因分析 | 第23-28页 |
| 1、户籍制度限制依然 | 第24-26页 |
| 2、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不完善 | 第26-28页 |
| 三、西方国家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考察 | 第28-36页 |
| (一)美国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 | 第28-30页 |
| 1、反就业歧视立法框架 | 第28-29页 |
| 2、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及其运作程序 | 第29-30页 |
| (二)英国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 | 第30-32页 |
| 1、反就业歧视立法框架 | 第30-31页 |
| 2、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及其运作程序 | 第31-32页 |
| (三)荷兰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 | 第32-34页 |
| 1、反就业歧视立法框架 | 第32-33页 |
| 2、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及其运作程序 | 第33-34页 |
| (四)西方国家的反就业歧视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4-36页 |
| 1、反就业歧视工作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支持和保障 | 第34页 |
| 2、反就业歧视法律需要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执法机构支持 | 第34-35页 |
| 3、反就业歧视推行需要政府倡导下的全社会积极参与 | 第35-36页 |
| 四、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对策 | 第36-44页 |
| (一)积极推进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改革 | 第36-37页 |
| (二)构建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| 第37-40页 |
| 1、制定专门的《反就业歧视法》 | 第37-39页 |
| 2、成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监督和救济机构 | 第39页 |
| 3、健全反就业歧视之救济路径 | 第39-40页 |
| (三)健全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体系 | 第40-42页 |
| 1、建立专门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机构 | 第40-41页 |
| 2、加大对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 | 第41页 |
| 3、设立专项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,大力培养法律援助人才 | 第41-42页 |
| (四)加强法制教育,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保障机制 | 第42-44页 |
| 1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制教育,提高其法律意识 | 第42页 |
| 2、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保障机制 | 第42-44页 |
| 结语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