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.绪论 | 第8-10页 |
1.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8-9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2.纳比派 | 第10-12页 |
2.1 纳比派的形成 | 第10-11页 |
2.2 纳比派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3.纳比派的艺术特点 | 第12-16页 |
3.1 纳比派绘画作品的装饰性 | 第12-14页 |
3.2 纳比派绘画作品的象征性 | 第14-16页 |
4.纳比派的代表人物——博纳尔、维亚尔 | 第16-29页 |
4.1 皮埃尔·博纳尔的简介 | 第16-23页 |
4.1.1 博纳尔独特的构图视角 | 第17-20页 |
4.1.2 鲜明的色彩风格 | 第20-22页 |
4.1.3 主观情感的表达 | 第22-23页 |
4.2 维亚尔的简介 | 第23-29页 |
4.2.1 作品中的形式美 | 第24-26页 |
4.2.2 灰色调的和谐美感 | 第26-27页 |
4.2.3 神秘意味的象征性 | 第27-29页 |
5.纳比派的传承与演变 | 第29-32页 |
5.1 纳比派与印象派之间的传承 | 第29-30页 |
5.2 纳比派与东方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| 第30页 |
5.3 纳比派对野兽派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6.纳比派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6.1 纳比派作品中的绘画性与趣味性 | 第32-33页 |
6.2 纳比派的色彩装饰语言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附图 | 第37-4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