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众参与对中国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公众参与概念界定 | 第11-12页 |
1.4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4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4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5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1.5.1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| 第15页 |
1.5.2 创新点与不足点 | 第15-17页 |
2 中国当前环境治理模式及缺陷 | 第17-21页 |
2.1 权威型环境治理模式 | 第17-18页 |
2.2 权威型环境治理模式缺陷 | 第18-21页 |
2.2.1 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| 第18-20页 |
2.2.2 缺乏公众参与 | 第20-21页 |
3 公众参与影响环境治理绩效的理论基础和机理分析 | 第21-25页 |
3.1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2页 |
3.1.1 环境公共财产理论 | 第21页 |
3.1.2 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| 第21-22页 |
3.1.3 环境权理论 | 第22页 |
3.2 公众参与影响环境治理绩效的机理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2.1 公众事前参与对环境治理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3.2.2 公众事后参与对环境治理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4 公众参与对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| 第25-33页 |
4.1 变量选取与说明 | 第25-28页 |
4.2 平稳性检验与模型设定 | 第28-30页 |
4.3 回归分析与结果 | 第30-33页 |
5 公众参与提升环境治理绩效的政策建议 | 第33-39页 |
5.1 保障环境信息公开化 | 第33页 |
5.2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| 第33-35页 |
5.3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,鼓励其参与环境事务 | 第35-36页 |
5.4 促进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| 第36-39页 |
5.4.1 放松环境非政府组织成立条件 | 第37-38页 |
5.4.2 提高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能力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后记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