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2章 民事诉讼和解契约概述 | 第11-17页 |
·契约与诉讼契约 | 第11-13页 |
·契约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·诉讼契约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民事诉讼和解契约 | 第13-17页 |
·民事诉讼和解契约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民事诉讼和解契约的性质 | 第14-17页 |
·各种学说观点 | 第14-15页 |
·学说观点评析 | 第15-17页 |
第3章 比较法研究 | 第17-29页 |
·英美法系 | 第17-20页 |
·英国 | 第17-19页 |
·美国 | 第19-20页 |
·大陆法系 | 第20-29页 |
·法国 | 第20-23页 |
·德国 | 第23-25页 |
·日本 | 第25-29页 |
第4章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契约化的分析 | 第29-41页 |
·纠纷解决过程的类型 | 第29-30页 |
·纠纷解决需要一个完善的司法网络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诉讼和解的缺失及弊端 | 第32-36页 |
·诉讼和解与私法和解 | 第32-33页 |
·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 | 第33-34页 |
·诉讼和解制度缺失的弊端 | 第34-36页 |
·通过撤诉终结诉讼,转为诉讼外和解,压缩了当事人参与诉讼和解的空间 | 第34页 |
·诉讼和解转为诉讼调解结案,在诉讼过程中产生了弊端 | 第34-35页 |
·诉讼调解与诉讼和解混淆,影响了案件的公正 | 第35-36页 |
·我国建立诉讼和解契约化的必要性 | 第36-41页 |
·民事诉讼和解契约化是公法的契约化之必然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建立完整的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 | 第37-38页 |
·诉讼和解契约化是民事诉讼目的的体现 | 第38页 |
·诉讼和解契约化是程序主体性原则和当事人处分原则的要求 | 第38-41页 |
第5章 我国诉讼和解契约化的完善 | 第41-57页 |
·建立二元化的诉讼合意纠纷解决体系 | 第41页 |
·诉讼和解的原则 | 第41-43页 |
·自愿原则 | 第42页 |
·合法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我国诉讼和解契约化的完善 | 第43-52页 |
·诉讼和解契约化的制度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民事诉讼和解的要件 | 第44-49页 |
·实体法上的要件 | 第44-45页 |
·诉讼法上的要件 | 第45-49页 |
·诉讼和解的效力 | 第49-52页 |
·羁束力 | 第49-50页 |
·确定力 | 第50-51页 |
·执行力 | 第51-52页 |
·诉讼和解的瑕疵救济 | 第52-57页 |
·诉讼和解瑕疵的原因 | 第52页 |
·诉讼和解的瑕疵救济 | 第52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9-61页 |
导师简介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