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1.5 主要创新与不足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创业模式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| 第16-23页 |
2.1 创业与创业模式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1.1 创业的概念 | 第16页 |
2.1.2 创业模式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2 创业模式的经济学理论溯源 | 第17-21页 |
2.2.1 创业相关理论 | 第17页 |
2.2.2 创业与创业模式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2.2.3 创业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| 第18-19页 |
2.2.4 创业模式相关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3 创业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1-23页 |
2.3.1 关于创业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1页 |
2.3.2 关于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的研究 | 第21页 |
2.3.3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3.4 关于公益创业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经济新常态下的创业经济和创业选择 | 第23-28页 |
3.1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特征 | 第23-24页 |
3.1.1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| 第23页 |
3.1.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| 第23-24页 |
3.2 经济新常态下的创业经济 | 第24-26页 |
3.2.1 创业可以促进知识外溢和技术进步 | 第24-25页 |
3.2.2 创业可以深化分工和竞争 | 第25页 |
3.2.3 创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| 第25-26页 |
3.3 经济新常态下的创业选择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| 第28-34页 |
4.1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| 第28-31页 |
4.1.1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的优势(Strengths) | 第28页 |
4.1.2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的劣势(Weaknesses) | 第28-29页 |
4.1.3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的机遇(Opportunities) | 第29-31页 |
4.1.4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的威胁(Threats) | 第31页 |
4.2 影响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的因素 | 第31-34页 |
4.2.1 创业能力和素质 | 第32页 |
4.2.2 创业初始资源 | 第32页 |
4.2.3 创业环境 | 第32-33页 |
4.2.4 创业政策 | 第33页 |
4.2.5 创业动机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实践 | 第34-43页 |
5.1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模式概述 | 第34-36页 |
5.1.1 大学生传统创业模式 | 第34-35页 |
5.1.2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新模式 | 第35-36页 |
5.2 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模式及案例分析 | 第36-38页 |
5.2.1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| 第36页 |
5.2.2 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的特点 | 第36-37页 |
5.2.3 大学生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的实践与案例 | 第37-38页 |
5.3 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模式及案例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3.1 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的特点 | 第38页 |
5.3.2 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的实践及案例 | 第38-39页 |
5.3.3 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面临的困难 | 第39-40页 |
5.4 公益创业模式及案例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4.1 公益创业的特点 | 第40页 |
5.4.2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践及案例 | 第40-41页 |
5.4.3 公益创业面临的困难 | 第41页 |
5.5 三种创业新模式的比较评析 | 第41-43页 |
第6章 促进大学生新型创业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43-47页 |
6.1 全面深化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体系 | 第43-44页 |
6.2 搭建三种创业模式的服务和支持平台 | 第44-45页 |
6.3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政策、机制 | 第45-46页 |
6.4 打通三类创业模式的融资渠道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