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电液伺服试验系统架构 | 第15-19页 |
2.1 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基本组成 | 第15页 |
2.2 电液伺服试验机作用 | 第15-16页 |
2.3 系统工作原理 | 第16-17页 |
2.4 电液伺服控制—基于PCI总线的测控卡 | 第17页 |
2.5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7-1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以太网通讯基础 | 第19-25页 |
3.1 以太网的优势 | 第19-20页 |
3.2 以太网关键技术 | 第20-21页 |
3.3 TCP/IP协议族概述 | 第21-23页 |
3.3.1 协议的封装格式 | 第21-22页 |
3.3.2 IP数据报的封装格式 | 第22-2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PCI测控卡驱动 | 第25-29页 |
4.1 驱动程序的简介 | 第25-26页 |
4.1.1 PCI测控卡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| 第25-26页 |
4.1.2 驱动程序编译成DLL文件 | 第26页 |
4.2 本章小结 | 第26-29页 |
第五章 下位机系统软件的设计 | 第29-37页 |
5.1 以太网基于Socket套接字通信 | 第29-31页 |
5.1.1 基于HTTP协议的通信 | 第29-30页 |
5.1.2 HTTP协议的请求与响应 | 第30页 |
5.1.3 用Socket套接字进行连接 | 第30-31页 |
5.2 圆形缓冲区读写操作的的分析与实现 | 第31-35页 |
5.2.1 圆形缓冲区的工作机制 | 第31-32页 |
5.2.2 圆形缓冲区Write和Read的实现 | 第32-35页 |
5.3 本章小节 | 第35-37页 |
第六章 上位机系统软件的设计 | 第37-45页 |
6.1 上位机系统利用HTTP协议库通讯 | 第37-43页 |
6.1.1 库函数的调用 | 第37-38页 |
6.1.2 上位机系统HTTP通信的程序编写 | 第38-43页 |
6.2 基于HTTP协议的上位机系统应用程序界面编写 | 第43-44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七章 模糊PID控制研究 | 第45-53页 |
7.1 PID控制算法理论概述 | 第45-46页 |
7.2 模糊控制算法 | 第46-48页 |
7.2.1 模糊控制算法简介 | 第46页 |
7.2.2 语言变量与隶属度函数 | 第46-47页 |
7.2.3 PID参数的调整 | 第47-48页 |
7.3 仿真对象及模型 | 第48-50页 |
7.4 系统Simulink仿真 | 第50-51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8.1 总结 | 第53页 |
8.2 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
附录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