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施工论文--各项工程与工种论文--基础工程论文

基坑开挖引起支护结构土压力分布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页
    1.2 基坑工程及其支护结构土压力分布发展概况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坑工程的特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现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第14-15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5-16页
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土压力理论第16-29页
    2.1 基坑支护结构的形式及特点第16-19页
    2.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极限平衡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弹性抗力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有限单元法第20页
    2.3 经典土压力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土压力类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经典土压力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经典土压力理论存在的问题第22页
    2.4 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计算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特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经典理论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土压力的区别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不同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第24-2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3 基坑支护结构现场监测第29-41页
    3.1 工程案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程概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工程地质条件第29-30页
    3.2 监测目的及监测的主要内容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监测目的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监测的主要内容第30页
    3.3 监测工作的重点和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监测工作的重点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监测工作的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3.4 监测概况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监测测点的布置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监测的精度要求、频率及警戒值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监测实施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3.5 监测结果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支护结构土压力分布实测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坑边坡土体水平方向位移实测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实测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4 MIDAS/GTS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第41-50页
    4.1 MIDAS/GTS有限元软件简介第41-44页
    4.2 MIDAS/GTS操作流程第44-45页
    4.3 基坑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型尺寸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工况设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模型选用的单元、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模型具体参数第48-4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5 MIDAS/GTS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第50-64页
    5.1 数值模拟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分析应力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分析基坑沉降及位移第53-55页
    5.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支护结构土压力分布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坑边坡土体水平位移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第61-62页
    5.3 影响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分布的因素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坑边坡土体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坑内支撑的布置第62-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6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6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土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优化模型构建--以示范乡镇天津市太平镇为例
下一篇:元素俘获能谱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