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高层建筑论文--高层建筑结构论文

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转换层的发展和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转换层综述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转换层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转换层的功能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转换层的建筑功能实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转换层结构功能第14页
    1.3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分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梁式转换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桁架式转换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箱型转换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厚板转换层第16-17页
    1.4 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的发展趋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钢骨混凝土在转换层中的应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新技术在改善转换梁受力性能上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第19-21页
第2章 梁式转换层的计算原理第21-36页
    2.1 梁式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型式第21页
    2.2 托墙型梁式转换层受力特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竖向荷载下的受力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水平荷载下的受力特点第23页
    2.3 托柱型梁式转换层受力特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托柱转换梁与普通框架梁受力区别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框支梁和托柱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判别第25页
    2.4 托柱形梁式转换层的计算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2.5 托墙型梁式转换层的计算模型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梁杆系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梁有限元模型第27-31页
    2.6 梁式转换层中转换梁的截面设计原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梁的正应力计算理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转换梁构件的内力分析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3章 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和构造第36-55页
    3.1 结构布置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平面布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竖向布置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楼盖布置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转换构件布置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加强层部位的确定第40-41页
    3.2 转换层设计中的内力调整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薄弱层水平地震剪力调整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框支柱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调整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框支柱的内力调整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框支梁的地震内力调整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的内力调整第43-44页
    3.3 转换构件的配筋设计及构造要求第44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转换梁的配筋设计及构造要求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框支柱配筋设计及构造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框支梁上部墙体及筒体配筋设计及构造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落地剪力墙、筒体配筋设计及构造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转换层楼板配筋设计及构造第53-5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 结构设计软件的合理应用第55-70页
    4.1 工程设计中结构力学模型假定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计算单元的假定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楼板计算模型的假定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上部结构嵌固端部位的确定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底部为大空间时的地下室顶板及基础梁的计算假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梁与剪力墙体连接时计算模型的假定第57-58页
    4.2 结构软件的合理使用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应用力学模型概念调整结构方案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正确调整各类计算参数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带转换层结构中计算参数设置注意事项第62-64页
    4.3 程序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合理性判断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渐变性的合理判断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平衡性判断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电算程序中几个限值的控制第66-6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5章 梁式转换层工程案例设计分析第70-107页
    5.1 工程项目概况第70-72页
    5.2 设计条件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自然条件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筑功能及结构布置情况第72-73页
    5.3 结构设计程序实现第7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带转换层结构几个重要参数合理设置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结构整体性能电算结果合理性判断第7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部分构件的实际配筋验算第100-10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第6章 梁式转换层工程案例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第107-120页
    6.1 弹塑性研究现状第107-108页
    6.2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静力分析第108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弹塑性静力分析程序PUSH介绍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静力分析的结果第108-113页
    6.3 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第113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EPDA介绍第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果第114-118页
    6.4 弹塑性静力方法和弹塑性动力时程方法比较第118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18-120页
结论与展望第120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25页
致谢第125-126页
附录B (实例部分附图)第126-129页

论文共12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联网经济影响下的城市商业空间设计研究
下一篇:旧城区综合管廊布局规划及建设顺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