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0页 |
1.1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及其危害 | 第11-12页 |
1.2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治理措施 | 第12-14页 |
1.3 硒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及与重金属镉的相互作用 | 第14-17页 |
1.4 硫对土壤-植物系统中硒、镉互作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6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6.2 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第二章 土壤硒、镉对小油菜的影响 | 第20-40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2.1.2 试验设计与实施 | 第21-23页 |
2.1.3 测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1.3.1 植株总硒、总镉含量 | 第23页 |
2.1.3.2 植物体内部分营养物质 | 第23页 |
2.1.3.3 植物丙二醛(MDA)、抗坏血酸(As A)和谷胱甘肽(GSH) | 第23-24页 |
2.1.3.4 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| 第24页 |
2.2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4页 |
2.3.1 硒、镉处理对小油菜生长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2 硒、镉处理对小油菜硒、镉吸收和转移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2.3.3 硒、镉处理对小油菜吸收大量元素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2.3.4 硒、镉处理对植物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2.3.4.1 硒、镉处理对植物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3.4.2 硒、镉处理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2.3.4.3 硒、镉处理对植物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4 讨论 | 第34-39页 |
2.5 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硫处理对硒矿区植物和土壤硒、镉的影响 | 第40-60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4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40-41页 |
3.1.2 测定方法 | 第41-44页 |
3.1.2.1 植株硒、镉含量 | 第41页 |
3.1.2.2 植物体内部分营养物质 | 第41页 |
3.1.2.3 植物体内部分抗氧化指标和MDA | 第41-43页 |
3.1.2.4 土壤硒、镉分级 | 第43-44页 |
3.2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44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4页 |
3.3.1 不同形态硫对高硒土壤小油菜的影响 | 第44-52页 |
3.3.1.1 不同形态硫对小油菜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3.3.1.2 不同形态硫对小油菜硒、镉积累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3.3.1.3 不同形态硫对小油菜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3.3.1.4 不同形态硫对小油菜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3.3.1.5 不同形态硫对小油菜MDA含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3.2 不同形态硫对土壤p H及硒、镉形态分布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3.4 讨论 | 第54-59页 |
3.5 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结论、创新点与展望 | 第60-63页 |
4.1 全文总结 | 第60-61页 |
4.2 创新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4.2.1 创新之处 | 第61-62页 |
4.2.2 研究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