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缩略词 | 第13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1页 |
| 1.1 论文研究背景 | 第15-18页 |
| 1.1.1 可见光通信的发展历程 | 第16-17页 |
| 1.1.2 国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| 1.1.3 可见光通信的应用领域 | 第17-18页 |
| 1.2 硕士期间所做工作及本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8-21页 |
| 第二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介绍 | 第21-33页 |
| 2.1 引言 | 第21页 |
| 2.2 室内可见光系统概况 | 第21-24页 |
| 2.2.1 系统概述 | 第21-22页 |
| 2.2.2 光电器件简介 | 第22-23页 |
| 2.2.3 信道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2.3 室内单色可见光系统调制技术介绍 | 第24-27页 |
| 2.3.1 OOK调制技术 | 第24-25页 |
| 2.3.2 PAM调制技术 | 第25-26页 |
| 2.3.3 PPM调制技术 | 第26-27页 |
| 2.4 室内多色可见光系统调制技术介绍 | 第27-31页 |
| 2.4.1 颜色强度调制技术 | 第29页 |
| 2.4.2 CSK调制技术 | 第29-30页 |
| 2.4.3 异谱同色调制技术 | 第30-31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基于CSK的室内多色可见光系统调制技术研究 | 第33-53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3页 |
| 3.2 IEEE 802.15.7标准 | 第33-43页 |
| 3.2.1 调制方式 | 第34-42页 |
| 3.2.2 闪烁解决方式 | 第42-43页 |
| 3.3 基于色域的CSK调制 | 第43-47页 |
| 3.3.1 标准CSK调制 | 第43页 |
| 3.3.2 性能仿真 | 第43-44页 |
| 3.3.3 基于新判决域色域解调 | 第44-47页 |
| 3.4 基于LED域的CSK调制 | 第47-51页 |
| 3.4.1 系统模型 | 第47-48页 |
| 3.4.2 星座设计 | 第48-49页 |
| 3.4.3 性能仿真 | 第49-51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第四章 CSK与空间调制联合调制技术 | 第53-65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3页 |
| 4.2 空间调制技术 | 第53-56页 |
| 4.2.1 传统空间调制技术 | 第53-55页 |
| 4.2.2 广义空间调制技术 | 第55-56页 |
| 4.3 CSK星座优化技术研究 | 第56-57页 |
| 4.3.1 色域星座技术研究 | 第56-57页 |
| 4.3.2 LED域星座技术研究 | 第57页 |
| 4.4 CSK与空间调制联合调制 | 第57-63页 |
| 4.4.1 系统模型 | 第57-58页 |
| 4.4.2 星座优化 | 第58-60页 |
| 4.4.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第五章 室内可见光定位技术 | 第65-79页 |
| 5.1 引言 | 第65页 |
| 5.2 室内定位系统概述 | 第65-69页 |
| 5.2.1 室内定位技术 | 第65-67页 |
| 5.2.2 方法研究 | 第67-69页 |
| 5.3 室内可见光定位技术 | 第69-78页 |
| 5.3.1 概述 | 第69页 |
| 5.3.2 应用背景 | 第69-70页 |
| 5.3.3 系统模型与定位方法 | 第70-73页 |
| 5.3.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73-78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6.1 论文全文总结 | 第79-80页 |
| 6.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80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