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1 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2页 |
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2.2 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3 研究目标和方法 | 第12-14页 |
1 姜文电影的文化语境 | 第14-20页 |
1.1 姜文电影创作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 姜文电影创作的文化语境 | 第15-20页 |
1.2.1 什么是审美现代性? | 第15-17页 |
1.2.2 80年代的中国电影的整体文化环境 | 第17-18页 |
1.2.3“姜文电影”的审美现代性问题 | 第18-20页 |
2 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的姜文电影叙事 | 第20-35页 |
2.1 视角:有“意蕴”的主观叙事 | 第20-22页 |
2.2 情节设置:对抗庸常与审美救赎 | 第22-33页 |
2.2.1“疯癫”——精神的自由 | 第22-24页 |
2.2.2“欲望”(性)的身体——本能的回归 | 第24-27页 |
2.2.3“死亡”——英雄的解脱 | 第27-29页 |
2.2.4“梦境”——审美的“救赎”、彼岸 | 第29-33页 |
2.3 叙事结构:拼接、仪式化背后的批判 | 第33-35页 |
3 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姜文电影形象 | 第35-51页 |
3.1 人物形象:精神等级秩序的建立 | 第36-42页 |
3.1.1 尼采的“超人”、“末人”哲学 | 第36-37页 |
3.1.2 姜文电影中的人物形象:疯子、英雄、庸人 | 第37-42页 |
3.2 环境形象:关注个体生命意志 | 第42-51页 |
3.2.1 特殊时空背景的选择与背离主流的视点关注 | 第43-44页 |
3.2.2 影视艺术空间:外部空间与内心世界 | 第44-46页 |
3.2.3 物象:荒诞与崇高的两端 | 第46-51页 |
4 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姜文电影视听语言 | 第51-59页 |
4.1 浪漫主义“画面”审美 | 第51-53页 |
4.1.1 角度与景别:被强化的主观抒情 | 第51-52页 |
4.1.2 光线与色彩:被渲染的浪漫情怀 | 第52-53页 |
4.2 风格化的“声音”设置 | 第53-59页 |
4.2.1“风格化”的音乐 | 第53-56页 |
4.2.2 语言(人声):姜式幽默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(参考影片)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