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化学论文--蛋白质论文

基于上下采样的几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的预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-16页
第2章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第16-2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2.2 建立识别S-亚磺酰化的模型S-SulfPred用到的特征提取策略第16-18页
    2.3 构建预测羰基化的模型CarSite使用的编码策略第18-19页
    2.4 开发预测O-糖基化的模型O-GlcNAcPRED-Ⅱ用到的提取策略第19-2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基于OSSU-SMOTEO重采样预测蛋白质S-亚磺酰化位点第23-3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S-亚磺酰化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OSSU-SMOTEO重采样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构建预测模型S-SulfPred与性能评估第27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氨基酸成分、OSSU-SMOTEO重采样方法平衡训练数据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SAAP和AAPPI混合编码提高预测性能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OSSU-SMOTEO重采样方法的有效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S-SulfPred与其他预测模型比较第30-3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 基于单边选择下采样识别人类蛋白质羰基化位点第33-4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羰基化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构建预测模型CarSite与性能评估第34-35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KSAAP特征选择、交叉验证评估预测模型CarSite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SAAP、CKSAAP、AAC和CHHAA混合编码提高预测性能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单边选择重采样方法的有效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CarSite与其他预测模型对比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针对酵母蛋白质中的羰基化位点和CarSPred.Y对比第39-4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5章 基于KPCA-FUS重采样和旋转森林集成算法识别O-糖基化位点第42-5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5.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O-糖基化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KPCA-FUS重采样技术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集成学习算法、性能评估与训练样本预处理第46-47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各种特征相互结合以优化预测模型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KPCA-FUS重采样方法的有效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使用旋转森林集成学习算法提高预测性能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O-GlcNAcPRED-Ⅱ与其他预测模型对比第51-5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3-55页
    6.1 本文工作总结第53页
    6.2 后续工作展望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1页
附录1 第3章相关表格第61-64页
附录2 第5章相关表格第64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作者简介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稻穗粒数调控基因OsFWL2的功能研究
下一篇:不同结构类型离子液体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