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31页 |
1.1 多铁体系的相关物理基础简介 | 第11-22页 |
1.1.1 多铁体系的简单介绍 | 第11-13页 |
1.1.2 多铁体系中的磁电耦合效应(ME effect) | 第13页 |
1.1.3 多铁磁电复合材料体系 | 第13-14页 |
1.1.4 多铁磁电异质结及其电控磁模式 | 第14-18页 |
1.1.5 多铁磁电复合材料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 | 第18-22页 |
1.2 以PMN-PT为铁电衬底的磁电异质结的电控磁研究 | 第22-29页 |
1.2.1 以(001)-cut PMN-PT为铁电衬底的磁电异质结的电控磁 | 第22-26页 |
1.2.2 以(011)-cut PMN-PT为铁电衬底的磁电异质结的电控磁 | 第26-29页 |
1.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斜切(001) PMN-PT极化畴表征及应变-电场行为研究 | 第31-45页 |
2.1 (001)-cut PMN-PT斜切工艺的理论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2 斜切(001)PMN-PT单晶的铁电性表征 | 第32-33页 |
2.3 偏光显微研究斜切(001) PMN-PT的极化畴结构 | 第33-35页 |
2.3.1 偏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| 第33-34页 |
2.3.2 偏光显微研究斜切(001)PMN-PT的极化畴结构 | 第34-35页 |
2.4 x-ray RSM研究斜切(001)PMN-PT中的极化翻转模式 | 第35-41页 |
2.4.1 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| 第35-36页 |
2.4.2 晶体衍射的相关知识(倒易空间的Ewald球构造) | 第36-38页 |
2.4.3 斜切(001)PMN-PT倒易空间扫描 | 第38-39页 |
2.4.4 RSM确定斜切(001)PMN-PT中的极化翻转模式 | 第39-41页 |
2.5 应变测量技术表征斜切(001)PMN-PT的面内应变-电场响应 | 第41-45页 |
2.5.1原位面内应变测量技术 | 第41-42页 |
2.5.2 斜切(001)PMN-PT的面内应变-电场响应分析 | 第42-45页 |
第3章 CoFeB/斜切(001) PMN-PT磁电异质结的电控磁研究 | 第45-55页 |
3.1 CoFeB/PMN-PT磁电异质结电控磁的研究进展简介 | 第45-46页 |
3.2 CoFeB/斜切(001) PMN-PT磁电异质结的制备 | 第46-48页 |
3.2.1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原理及其设备介绍 | 第46-48页 |
3.2.2 磁控溅射制备Co_(40)Fe_(10)B_(20)薄膜 | 第48页 |
3.2.3 磁控溅射制备表面Au电极薄膜 | 第48页 |
3.3 CoFeB薄膜的形貌表征 | 第48-50页 |
3.3.1 原子力显微术(AFM)简介 | 第48-49页 |
3.3.2 x射线反射率测量技术(XRR)简介 | 第49页 |
3.3.3 Co_(40)Fe_(10)B_(20)薄膜的形貌表征 | 第49-50页 |
3.4 CoFeB/斜切(001) PMN -PT磁电异质结的电控磁研究 | 第50-55页 |
3.4.1 白制的电场调控各向异性磁阻测量装置(AMR)简介 | 第50-51页 |
3.4.2 CoFeB/斜切(001) PMN-PT电场调制的AMR测量结果分析 | 第51-55页 |
第4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| 第55-57页 |
4.1 总结 | 第55-56页 |
4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