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风能、风力机械论文--风力机械和设备论文

风力机叶片覆冰预测模型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1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风力机叶片覆冰机理与理论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风力机叶片覆冰的试验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风力机叶片覆冰物理模型及数值计算的研究第15-21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-23页
2 风力机覆冰试验与结果分析第23-35页
    2.1 风力机人工覆冰试验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装置及试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环境变量监测系统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验方法及步骤第26-28页
    2.2 覆冰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环境参数对冰荷载的影响及转速变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环境参数对叶片冰形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2.3 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第31-3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2-35页
3 叶片水滴碰撞的流体力学模型第35-61页
    3.1 空气流场的计算方法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于MRF模型的控制方程及离散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流场计算中的湍流模型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几何建模及流场域设置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湍流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第43-47页
    3.2 两相流中的水滴撞击过程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水滴撞击问题及局部碰撞系数的概念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数值计算中的简化处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拉格朗日法及算例验证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欧拉法及算例验证第50-53页
    3.3 叶片的碰撞系数计算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叶片的碰撞系数分布特性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8-61页
4 叶片覆冰冻结的热力学模型第61-83页
    4.1 叶片表面的冻结过程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覆冰过程中的质量与能量平衡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水膜沿叶片表面的流动及计算方法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局部覆冰厚度的计算第67页
    4.2 叶片的冰面粗糙度模型及特性第67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叶片粗糙度对覆冰过程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叶片冰面粗糙度的分布特性及随时间变化的修正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叶片冰面粗糙度模型的建立第73-76页
    4.3 叶片表面热力学参数的分布特性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对流换热系数的分布特性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表面冻结系数的分布特性第77页
    4.4 环境因素对叶片表面传质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表面冻结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0-83页
5 叶片覆冰的预测模型及验证第83-107页
    5.1 覆冰数值计算的预测过程第83-85页
    5.2 冰形数值计算的方法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冰形的增长方式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网格节点的线性插值及边界光顺方法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基于动弹网格法的网格重构第87-88页
    5.3 覆冰预测的结果及分析第8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覆冰参数随冰层推进的动态变化过程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时间步长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及优化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叶片覆冰的分布特性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环境因素对数值计算冰形的影响第97-100页
    5.4 叶片覆冰预测模型的试验验证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人工覆冰试验验证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自然覆冰试验验证第102-10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4-107页
6 结论第107-109页
    6.1 本文结论第107-108页
    6.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08-109页
致谢第109-111页
参考文献第111-119页
附录第119-120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9-120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0页

论文共12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物质传递调控的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积累强化
下一篇:微通道内铂钯催化剂上甲烷燃烧反应动力学特性及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