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职院校校园景观的育人价值研究
摘要 | 第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1.1 研究的源起 | 第10-11页 |
1.1.1 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 | 第10页 |
1.1.2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景观育人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落实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重要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2 对受教育者个人的积极意义 | 第12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相关方法和手段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研究进展 | 第13-24页 |
2.1 高职院校的发展及景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| 第13-16页 |
2.1.1 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及景观的形成 | 第13-14页 |
2.1.2 国外高职院校的发展及景观的形成 | 第14-16页 |
2.2 校园景观形成的环境因素 | 第16-19页 |
2.2.1 大学校园景观的物质环境因素 | 第16-17页 |
2.2.2 大学校园景观的精神环境因素 | 第17-19页 |
2.3 校园景观包含的要素 | 第19-20页 |
2.3.1 自然要素 | 第19页 |
2.3.2 空间要素 | 第19页 |
2.3.3 人造景观要素 | 第19-20页 |
2.4 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景观的研究成果 | 第20-24页 |
2.4.1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20-21页 |
2.4.2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21-23页 |
2.4.3 关于景观育人的研究成果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校园景观设计与景观育人 | 第24-41页 |
3.1 校园景观的概念与分类 | 第24-26页 |
3.1.1 景观 | 第24页 |
3.1.2 高校校园景观 | 第24-25页 |
3.1.3 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 | 第25-26页 |
3.2 校园及国内观景观设计原则 | 第26-29页 |
3.2.1 校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| 第26页 |
3.2.2 校园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 | 第26-28页 |
3.2.3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 | 第28页 |
3.2.4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人文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3.3 校园景观营造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3.1 总体设计 | 第29-30页 |
3.3.2 调查研究 | 第30页 |
3.3.3 设计手法多元化 | 第30页 |
3.4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与景观育人的结合 | 第30-34页 |
3.4.1 校园景观设计与育人的结合 | 第30-31页 |
3.4.2 校园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| 第31-34页 |
3.5 景观育人教育与环境教育 | 第34-37页 |
3.5.1 存在的背景差异 | 第34-35页 |
3.5.2 任务和功利的差异 | 第35-36页 |
3.5.3 景观育人与环境教育的联系 | 第36-37页 |
3.6 高职院校景观育人的类型 | 第37-41页 |
3.6.1 道德教育型景观 | 第37页 |
3.6.2 智能教育型景观 | 第37-38页 |
3.6.3 参与教育型景观 | 第38-39页 |
3.6.4 美学教育型景观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在杭高职院校景观育人 | 第41-53页 |
4.1 在杭高职院校简介 | 第41页 |
4.2 在杭高职院校景观育人的价值体现 | 第41-46页 |
4.2.1 体现特定的文化 | 第41-42页 |
4.2.2 体现学院历史文脉 | 第42-43页 |
4.2.3 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 | 第43-44页 |
4.2.4 提高学生们思想道德艺术修养 | 第44-45页 |
4.2.5 提供交流沟通的景观 | 第45-46页 |
4.3 在杭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46-49页 |
4.3.1 理论问题 | 第46页 |
4.3.2 设计手法问题 | 第46-48页 |
4.3.3 文化提升问题 | 第48-49页 |
4.3.4 经济投入问题 | 第49页 |
4.4 在杭高职院校景观育人调查与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4.1 调查方法 | 第49-50页 |
4.4.2 结果分析 | 第50-53页 |
第5章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育人价值的思考 | 第53-58页 |
5.1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育人的要求和目标 | 第53页 |
5.2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育人原则 | 第53-56页 |
5.2.1 以人才培养为宗旨,强化育人功能 | 第54页 |
5.2.2 注重育人的内涵与景观形式的统一 | 第54-55页 |
5.2.3 各具特色,各取所长 | 第55页 |
5.2.4 形象与抽象相结合,直观与含蓄相并重 | 第55页 |
5.2.5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与引导 | 第55-56页 |
5.3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育人的基本构架 | 第56页 |
5.3.1 宏观体系构架 | 第56页 |
5.3.2 微观体系构架 | 第56页 |
5.4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育人机制的建立 | 第56-58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1页 |
6.1 校园景观育人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| 第58页 |
6.2 校园景观育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| 第58-59页 |
6.3 创新与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