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制药化学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两种骨修复杂化体系的构建及表征—磁性载药微球和自愈合水凝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主要名词缩略语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有机-无机杂化骨修复材料的定义及展望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磁性载药微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磁性载药微球的特点与功能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磁性载药微球的发展前景第14-15页
    1.4 医用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及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医用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动态共价键与医用高分子水凝胶的结合第15-17页
    1.5 有机-无机杂化骨修复材料的组分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有机生物材料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无机纳米生物材料第18-20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 微-纳磁性载中药复合微球的构建及表征第24-40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微-纳磁性载中药复合微球的制备第26-27页
    2.4 微-纳磁性载中药微球的性能表征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体视显微镜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形貌观察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红外测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X射线衍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光电子能谱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接触角测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差热-热重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磁性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溶胀性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0 降解性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1 载药量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2 体外释放性能检测第29页
    2.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复合微球的微观形貌观察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FT-IR红外光谱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X射线衍射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复合微球的元素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复合微球的热重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复合微球的接触角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复合微球的磁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8 复合微球的溶胀动力学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9 复合微球的降解性能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0 复合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39-40页
第三章 自愈合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构建及表征第40-64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40-41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1-42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醛基功能化海藻酸钠的制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磷酸钙纳米悬浊液的制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成型第43页
    3.4 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性能表征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X射线衍射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扫描电镜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热力学测试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接触角测试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宏观自愈合性能检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流变力学测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溶胀性能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0 降解性能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1 罗丹明B标准曲线测定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2 体外释放性能检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3 宏观可注射性测试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4 pH响应性测试第46-47页
    3.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FT-IR红外光谱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X射线衍射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水凝胶的微观形貌观察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CaP纳米颗粒的TEM表征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水凝胶的热重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水凝胶的接触角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7 水凝胶的流变性测试结果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8 水凝胶的流变恢复行为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9 水凝胶的宏观自愈合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0 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1 水凝胶的降解性能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2 水凝胶的体外释放行为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3 水凝胶的可注射性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4 水凝胶的pH响应性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63-64页
第四章 两种有机-无机杂化体系的细胞学研究第64-77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64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试剂及设备第65-66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成骨细胞的提取、纯化、培养和鉴定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复合微球的铺板与灭菌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水凝胶的铺板与灭菌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MTT法细胞增殖测定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吉姆萨染色细胞形态观察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AO/EB双色荧光染色细胞观察第69-70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成骨细胞与复合微球的体外培养模型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成骨细胞与水凝胶的体外培养模型第74-76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76-77页
结论与展望第77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个人简历第86-87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菜籽油基UV固化涂膜及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海藻酸钠作为农药制剂中新型助剂的研究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