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| 第13-15页 |
2 国际警务合作拟人化思维概述 | 第15-28页 |
2.1 拟人化思维概述 | 第15-20页 |
2.1.1 拟人化思维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1.2 拟人化思维的三因素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1.3 拟人化思维的四独立变量 | 第18-20页 |
2.1.4 拟人化思维三因素与四个独立变量之间的关系 | 第20页 |
2.2 国际警务合作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3 国际警务合作的特征 | 第21-23页 |
2.4 国际警务合作拟人化思维的概念 | 第23页 |
2.5 国际警务合作拟人化思维的可行性 | 第23-28页 |
2.5.1 国际警务合作的两重性 | 第23-24页 |
2.5.2 国际警务合作与拟人化思维概念的契合点 | 第24-25页 |
2.5.3 国际警务合作与拟人化思维三因素理论的契合点 | 第25-28页 |
3 拟人化思维下我国当前国际警务合作现状分析 | 第28-45页 |
3.1 我国在多边警务合作中的现状分析——以国际刑警组织为例 | 第28-33页 |
3.1.1 我国参与国际刑警组织概况 | 第28-29页 |
3.1.2 拟人化思维模拟合作场景 | 第29页 |
3.1.3 拟人化思维下社会交换理论引入 | 第29-32页 |
3.1.4 拟人化思维下相关实践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 我国在地区性政治组织中的警务合作现状分析——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 | 第33-40页 |
3.2.1 我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概况 | 第33-34页 |
3.2.2 拟人化思维模拟合作场景 | 第34-35页 |
3.2.3 拟人化思维下相互作用论引入 | 第35-39页 |
3.2.4 拟人化思维下相关实践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 我国的双边警务合作现状分析——以中俄警务合作为例 | 第40-45页 |
3.3.1 中俄警务合作概况 | 第40-41页 |
3.3.2 拟人化思维模拟合作场景 | 第41-42页 |
3.3.3 拟人化思维下相似与互补理论引入 | 第42-43页 |
3.3.4 拟人化思维下相关实践分析 | 第43-45页 |
4 拟人化思维下构建与提升我国国际警务合作的意义与展望 | 第45-50页 |
4.1 拟人化思维下构建与提升我国国际警务合作的意义 | 第45-46页 |
4.1.1 从微观上提升我国国际警务合作中的效能 | 第45页 |
4.1.2 从宏观上加深我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2 拟人化思维下构建与提升我国国际警务合作的展望 | 第46-50页 |
4.2.1 把握对象诉求,找准合作要点 | 第46-47页 |
4.2.2 加强信息沟通,巩固合作深度 | 第47-48页 |
4.2.3 完善自身形象,寻求合作捷径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