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谐振变换器的发展 | 第11-13页 |
1.2.1 LC串联谐振变换器 | 第11页 |
1.2.2 LC并联谐振变换器 | 第11-12页 |
1.2.3 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| 第12页 |
1.2.4 LLC谐振变换器 | 第12-13页 |
1.3 交错并联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13-15页 |
1.4 LLC交错并联均流技术的相关研究及发展状况 | 第15-17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的工作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LLC工作特性分析 | 第19-35页 |
2.1 前言 | 第19页 |
2.2 LLC谐振变换器调频控制的工作原理 | 第19-23页 |
2.2.1 开关频率在f_m第20-21页 | |
2.2.2 开关频率为f_s=f_r时的工作状态 | 第21-22页 |
2.2.3 开关频率在f_s>f_r范围内时的工作状态 | 第22-23页 |
2.3 LLC谐振变换器移相控制的工作原理 | 第23-26页 |
2.3.1 移相角较大时的工作状态 | 第23-25页 |
2.3.2 移相角较小时的工作状态 | 第25-26页 |
2.4 LLC谐振变换器稳态工作模型 | 第26-31页 |
2.5 在保证开关管实现ZVS情况下的最大移相角计算 | 第31-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交错并联运行 | 第35-57页 |
3.1 前言 | 第35页 |
3.2 谐振槽参数对LLC交错并联均流的影响 | 第35-40页 |
3.2.1 谐振槽参数对增益曲线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2.2 谐振槽参数存在偏差时的PSIM仿真 | 第37-40页 |
3.3 全桥LLC交错并联均流方案 | 第40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LLC交错并联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| 第57-70页 |
4.1 前言 | 第57页 |
4.2 LLC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| 第57-64页 |
4.2.1 零电压的实现条件 | 第57-59页 |
4.2.2 谐振槽参数设计 | 第59-60页 |
4.2.3 变压器设计 | 第60-63页 |
4.2.4 谐振电感设计 | 第63页 |
4.2.5 主电路关键器件的选型 | 第63-64页 |
4.3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设计 | 第64-67页 |
4.3.1 PWM信号增强电路 | 第64-66页 |
4.3.2 采样电路 | 第66-67页 |
4.4 LLC谐振变换器交错并联的软件设计 | 第67-6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5章 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 | 第70-88页 |
5.1 前言 | 第70页 |
5.2 LLC谐振变换器交错并联仿真分析 | 第70-81页 |
5.2.1 单路LLC谐振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| 第70-74页 |
5.2.2 两路LLC谐振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| 第74-81页 |
5.3 LLC谐振变换器交错并联实验分析 | 第81-85页 |
5.3.1 单路LLC谐振变换器的实验分析 | 第81-83页 |
5.3.2 两路LLC谐振变换器的实验分析 | 第83-85页 |
5.4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| 第85-8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结论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