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形式化方法的敏捷软件开发过程研究与应用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软件开发过程概述 | 第8-11页 |
1.1.1 软件的定义 | 第8-9页 |
1.1.2 软件开发过程的发展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形式化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2 敏捷开发过程 | 第12-14页 |
1.2.3 计算机病毒传播动力学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结构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预备知识 | 第17-33页 |
2.1 传统开发过程 | 第17-27页 |
2.1.1 瀑布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1.2 快速原型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1.3 增量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1.4 螺旋模型 | 第22-25页 |
2.1.5 统一过程模型 | 第25-27页 |
2.2 敏捷开发过程 | 第27-29页 |
2.2.1 Scrum开发过程 | 第27-28页 |
2.2.2 极限编程 | 第28-29页 |
2.3 动力系统及其稳定性理论 | 第29-32页 |
2.3.1 动力系统 | 第29-30页 |
2.3.2 动力系统的稳定性理论 | 第30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敏捷开发过程的形式化研究 | 第33-57页 |
3.1 引言 | 第33页 |
3.2 软件的分解方法 | 第33-41页 |
3.2.1 数据流图分析方法 | 第34-38页 |
3.2.2 数据流图的形式化 | 第38-41页 |
3.2.3 函数之间的依赖关系 | 第41页 |
3.3 敏捷开发过程 | 第41-53页 |
3.3.1 Scrum开发过程 | 第42-50页 |
3.3.2 数据流图与Scrum工件的对应关系 | 第50-52页 |
3.3.3 Scrum工件的依赖关系 | 第52-53页 |
3.4 敏捷开发过程的形式化模型 | 第53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软件缺陷的传播规律 | 第57-66页 |
4.1 引言 | 第57页 |
4.2 软件缺陷传播模型的建立 | 第57-60页 |
4.3 软件缺陷传播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| 第60-64页 |
4.3.1 平衡点 | 第60-61页 |
4.3.2 局部稳定性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3.3 全局稳定性分析 | 第62页 |
4.3.4 数值仿真 | 第62-64页 |
4.4 结论 | 第64-65页 |
4.4.1 软件缺陷的传播规律 | 第64页 |
4.4.2 用理论分析解释开发过程 | 第64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6-67页 |
5.2 后续研究工作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