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页 |
| 1 绪论 | 第14-19页 |
| 1.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| 2 岩石力学测试 | 第19-30页 |
| 2.1 现场地质条件 | 第19-21页 |
| 2.2 钻孔取芯方案及加工 | 第21-22页 |
| 2.3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| 第22-27页 |
| 2.4 覆岩关键层判别 | 第27-29页 |
| 2.5 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3 “双系”煤层覆岩破断运移规律 | 第30-47页 |
| 3.1 同忻矿地质概况 | 第30-31页 |
| 3.2 双系煤层覆岩破断相似材料模拟 | 第31-42页 |
| 3.3 双系煤层群顶板破断结构“活化”失稳数值模拟 | 第42-45页 |
| 3.4 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4 “双系”煤层覆岩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 | 第47-65页 |
| 4.1 3-5 | 第47-49页 |
| 4.2 侏罗系破断顶板“活化”失稳 | 第49-56页 |
| 4.3 3-5 | 第56-64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5 3-5 | 第65-74页 |
| 5.1 同忻矿8207工作面地质概况 | 第65-66页 |
| 5.2 监测方案及仪器 | 第66-68页 |
| 5.3 矿压监测结果分析 | 第68-71页 |
| 5.4 石炭系煤层强矿压显现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| 第71-72页 |
| 5.5 小结 | 第72-74页 |
|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6.1 主要结论 | 第74页 |
| 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74-75页 |
| 6.3 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