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联通秦分U900网络承载策略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U900应用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U900网络课题研究意义和完成的重点工作第13-15页
第2章 中国联通U900网络组网的优势与缺陷第15-2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5页
    2.2 中国联通采用U900制式组网的优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U900网络覆盖下的用户感知提升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G/U设备一体化共建节约运营成本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U900用户井喷式增长创效显著第17-18页
    2.3 中国联通采用U900制式组网的缺陷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G900网络减频降配及D1800基站新增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G/U设备一体改建与缓冲区设立问题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2G用户必须更换可承载U900业务的终端机第1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9-21页
第3章 U900网络制式的关键性通信技术第21-2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3.2 功率控制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3.3 RACK接收技术第22页
    3.4 多用户检测技术第22页
    3.5 切换技术第22-2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4章 秦皇岛G900-U900网络互操作原理分析第25-4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25页
    4.2 U900和G900之间的PLMN选择和重选第25-26页
    4.3 U900和G900之间的小区选择第26页
    4.4 U900和G900之间的小区重选过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U900与G900之间空闲态模式下的小区重选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U900与G900之间连接态模式下的小区重选第26-27页
    4.5 U900和G900之间的系统间切换第2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联通用户驻留在CS域(Circuit Switch)时的切换过程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联通用户驻留在PS域(Packet Switch)U900向G900的切换过程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联通用户驻留在PS域(Packet Switch)G900向U900的切换过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联通CAMEL用户驻留在PS域(Packet Switch)时G900向U900的切换过程第37-40页
    4.6 U900和G900之间异系统切换典型参数概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U900和G900之间异系统 2D/2F事件门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U900和G900之间异系统 3A/3C事件门限第41页
    4.7 G900/U900系统间邻区的设置第41-46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5章 秦分公司U900网络承载策略简析第47-6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7-48页
    5.2 G900+U900组网连续覆盖区域内业务承载策略第48-51页
    5.3 U900与U2100互为边界的业务承载策略第51-56页
    5.4 U900+U2100交叉覆盖组网第56-61页
    5.5 U900+U2100热点区域共站覆盖第61-65页
    5.6 U900与LTE网络间的承载策略第65-66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6章 联通秦分U900重选及切换场景验证实例第67-84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7页
    6.2 U900重点场景RF优化关键参数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接收电平(RSCP)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话音质量(EC/IO)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接收信号电平(RxLev)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话音质量(RxQual)第68-69页
    6.3 华为侧部分U900重选及切换场景验证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U900重选到U2100场景验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U900切换到U2100场景验证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U2100切换到U900场景验证第71-73页
    6.4 中兴侧部分U900重选切换场景验证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U900与U2100重选测试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U2100与U900重选测试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U2100与U900切换测试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U900与U2100切换测试第76-78页
    6.5 特殊场景举例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特殊场景一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特殊场景二第81-83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结论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实训室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DSP的TD-SCDMA IP数据还原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