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换热器强化传热设计研究及对比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我国能源与环境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1.2 暖通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2 热泵的定义及其分类 | 第12页 |
1.2.1 热泵的定义 | 第12页 |
1.2.2 热泵的分类 | 第12页 |
1.3 常用热泵系统形式及其特点 | 第12-16页 |
1.3.1 空气源热泵 | 第12-13页 |
1.3.2 土壤源热泵 | 第13-14页 |
1.3.3 水源热泵 | 第14-15页 |
1.3.4 太阳能热泵 | 第15-16页 |
1.4 污水源热泵特点及研究意义 | 第16-19页 |
1.4.1 污水源热泵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6页 |
1.4.2 城市污水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1.4.3 污水源热泵的优越性 | 第17页 |
1.4.4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.5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原理及经济性分析 | 第22-34页 |
2.1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原理 | 第22-25页 |
2.1.1 卡诺循环与逆卡诺循环 | 第22-24页 |
2.1.2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工作流程 | 第24-25页 |
2.2 污水源热泵换热器的选择 | 第25-28页 |
2.2.1 城市污水水质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2.2 污水源热泵换热器的选择 | 第26-28页 |
2.3 污水源热泵形式对比及选择 | 第28-29页 |
2.3.1 直接换热式污水源热泵 | 第28页 |
2.3.2 间接换热式污水源热泵 | 第28-29页 |
2.3.3 两种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对比及选择 | 第29页 |
2.4 污水源热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| 第29-32页 |
2.4.1 初投资 | 第30页 |
2.4.2 运行成本 | 第30-31页 |
2.4.3 实际工程的经济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污水源热泵换热器强化传热设计 | 第34-42页 |
3.1 强化传热技术简介 | 第34-36页 |
3.1.1 强化传热的意义 | 第34页 |
3.1.2 换热器传热计算 | 第34-35页 |
3.1.3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 无源强化传热技术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3.2.1 壳程强化换热 | 第36-37页 |
3.2.2 管程强化换热 | 第37页 |
3.3 可旋转柔性螺旋的物理模型 | 第37-40页 |
3.3.1 可旋转柔性螺旋及其特点 | 第37-39页 |
3.3.2 内置可旋转柔性单螺旋换热管 | 第39页 |
3.3.3 内置可旋转柔性双螺旋换热管 | 第39-40页 |
3.3.4 内置可旋转柔性螺旋片换热管 | 第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可旋转柔性螺旋CFD模拟 | 第42-54页 |
4.1 CFD理论与FLUENT软件介绍 | 第42-44页 |
4.1.1 CFD理论概述 | 第42页 |
4.1.2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| 第42-43页 |
4.1.3 FLUENT软件简介 | 第43-44页 |
4.2 模型选择及UDF对本课题的意义 | 第44-48页 |
4.2.1 湍流模型的选择 | 第44-46页 |
4.2.2 混合物模型的选择 | 第46-48页 |
4.2.3 UDF对本课题的意义 | 第48页 |
4.3 内置可旋转柔性螺旋换热管数值模拟具体过程 | 第48-52页 |
4.3.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2 网格划分 | 第50-51页 |
4.3.3 边界条件设置 | 第51页 |
4.3.4 悬浮物分析 | 第51页 |
4.3.5 Fluent计算设置 | 第51-5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三种旋转螺旋换热管的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| 第54-74页 |
5.1 旋转螺旋换热管强化换热机理 | 第54-56页 |
5.2 螺距对三种旋转螺旋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56-62页 |
5.2.1 螺距对单螺旋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5.2.2 螺距对双螺旋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5.2.3 螺距对螺旋片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5.2.4 螺距对三种换热管换热效果的对比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3 转速对三种旋转螺旋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62-68页 |
5.3.1 转速对单螺旋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5.3.2 转速对双螺旋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5.3.3 转速对螺旋片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5.3.4 转速对三种换热管换热效果的对比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4 宽度对旋转螺旋片换热管强化换热的影响 | 第68-71页 |
5.5 最优换热管的选择 | 第71页 |
5.6 旋转螺旋换热管的抑垢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1. 结论 | 第74-75页 |
2. 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