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引言 | 第14-15页 |
| (一) 研究数据来源 | 第14页 |
| (二) 研究方案 | 第14页 |
| (三) 分析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一、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数据分析 | 第15-21页 |
| (一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省份分布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(二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出台时间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(三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效力层级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(四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主要类型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(五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文本形式分析 | 第19-21页 |
| 二、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文本分析 | 第21-33页 |
| (一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概念使用不严谨 | 第21-25页 |
| 1. 生态补偿基础概念缺乏外延界定 | 第21-23页 |
| 2. 水资源类的生态补偿中存在名词混用 | 第23-25页 |
| (二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原则规定混乱 | 第25-26页 |
| 1. 生态补偿的原则规定存在“两极分化” | 第25-26页 |
| 2.“污染者赔偿”被错误纳入生态补偿地方法的原则中 | 第26页 |
| (三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补偿方式单一 | 第26-28页 |
| 1.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中缺少市场机制的有效参与 | 第27-28页 |
| 2.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中没有开展资金补偿之外的灵活探索 | 第28页 |
| (四) 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补偿标准设置不科学 | 第28-33页 |
| 1. 生态补偿金的承担标准不科学 | 第29-30页 |
| 2. 生态补偿金的分配标准不科学 | 第30-33页 |
| 三、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实施效果分析 | 第33-40页 |
| (一) 水资源类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施效果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(二) 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施效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(三) 综合性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施效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四、完善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| 第40-44页 |
| (一) 完善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1. 完善生态补偿地方立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| 第40页 |
| 2. 完善生态补偿地方立法是提升生态补偿国家立法科学性的需求 | 第40-41页 |
| (二) 完善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3. 深厚的理论基础为立法提供学理保障 | 第41-42页 |
| 4. 大量的政策出台为立法提供了支持 | 第42页 |
| 5. 优秀的试点经验为立法指明了前进方向 | 第42-44页 |
| 五、完善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对策建议 | 第44-50页 |
| (一) 加强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相关研究 | 第44-45页 |
| 1. 统一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的概念使用 | 第44-45页 |
| 2. 明确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的基本原则 | 第45页 |
| (二) 丰富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的补偿方式 | 第45-46页 |
| (三) 优化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的标准设置 | 第46-48页 |
| (四) 建立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权力制约机制 | 第48页 |
| (五) 创新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公众参与机制 | 第48-49页 |
| (六) 完善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实践的评估及救济机制 | 第49-50页 |
| 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6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