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路径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二章 农村互助金融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2-17页
    2.1 农村互助金融基本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互助金融的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村互助金融的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2.2 农村互助金融相关理论基础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农村金融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金融创新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制度创新理论第15-17页
第三章 国内外农村互助金融经验及模式第17-24页
    3.1 国外农村互助金融经验及模式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日本农业协同组织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美国农场信贷系统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第18-20页
    3.2 国内农村互助金融经验及模式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村贷款互助社——濮阳模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资金合作+生产合作模式——安徽凤阳模式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扶贫资金互助模式——宁夏扶贫资金互助社第22-24页
第四章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现状分析第24-33页
    4.1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现状概述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基本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规模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基本模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基本特点第27-29页
    4.2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4.3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困境第30-33页
第五章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第33-40页
    5.1 农村互助金融发展路径选择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自发引致型路径模式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外部引导型路径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混合型路径模式第34页
    5.2 农村互助金融路径选择因素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农村经济产业特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农村地区民间借贷基本情况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农村地区农户收入水平第35-36页
    5.3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理论分析层面的路径选择依据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现实背景层面的路径选择依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第37-40页
第六章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第40-45页
    6.1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内部保障体系建设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,强化职能作用发挥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加强资金财务监管,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第41-42页
    6.2 甘肃省农村互助金融发展外部保障体系建设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建立跨区域农村互助金融互动平台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加强外部有效监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完善农村互助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第43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研究--以太平洋证券为例
下一篇:我国体育产业场馆建设融资途径研究--以资产证券化融资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