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多层轻钢龙骨式复合剪力墙结构MPA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多层轻钢龙骨式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3 轻钢结构抗震性能与MPA法的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轻钢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MPA法和结构倒塌储备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6-18页
第二章 规则多层轻钢结构MPA法第18-42页
    2.1 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(MPA)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Pushover分析方法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能力谱曲线的建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平面结构MPA法原理及步骤第19-22页
    2.2 目标位移的实现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R_y-μ-T关系建立非弹性需求谱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等效线性化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位移系数法第24-25页
    2.3 规则多层轻钢结构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墙体的简化分析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与循环往复加载试验的对比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五层平面轻钢结构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结构模态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4 MPA法评估规则多层轻钢结构强震响应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规则轻钢结构模态Pushover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于R_y-μ-T关系建立非弹性需求谱法求解目标位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基于等效线性化方法求解目标位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基于位移系数法求解目标位移第35页
    2.5 规则轻钢结构MPA法的准确性评价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时程分析法地震波的选取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MPA法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第38-39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39-4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0-42页
第三章 三维多层轻钢偏心结构MPA法第42-68页
    3.1 三维空间结构MPA法分析原理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向地震激励下的模态有效地震力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双向地震激励下模态有效地震力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各阶模态的目标位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三维不规则结构与规则结构MPA法的差异第45-46页
    3.2 三维不规则多层轻钢结构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5层三维偏心轻钢结构模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结构模态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3.3 三维MPA法评估结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向地震激励下模态Pushover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结构各楼层目标位移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单向水平地震激励下MPA法准确性评价第56-58页
    3.4 三维MPA法评估结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双向水平地震激励下模态Pushover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结构各楼层目标位移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双向水平地震时程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双向水平地震激励下MPA法准确性评价第64-65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65-6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7-68页
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轻钢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第68-88页
    4.1 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第68-70页
    4.2 基于IDA法求解倒塌安全储备系数(CMR)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增量动力分析求解CMR的一般流程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增量动力分析中的参数指标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震波选择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倒塌判定准则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基于IDA求解CMR算例第74-76页
    4.3 基于MPA法求解CMR第76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PA求解CMR的一般流程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结构倒塌时能力谱和需求谱的建立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MPA法求解CMR算例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设计反应谱的MPA法求解CMR第84-86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86-8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7-88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8-9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88-8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9-90页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0-92页
致谢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力性能研究
下一篇:多功能FRP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