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中几种常见氧化物对砷(Ⅲ)的吸附及模拟酸雨解吸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1章 引 言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砷及其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酸雨及其危害 | 第12-14页 |
·土壤及粘土矿物对砷的吸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·酸雨对砷释放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·砷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砷的去除方法 | 第18页 |
·研究课题来源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0-32页 |
·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0-21页 |
·吸附实验方法 | 第21页 |
·砷的原子荧光测定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氧化物的合成及其X 衍射图谱 | 第22-23页 |
·氧化物的合成 | 第22页 |
·氧化物 X-ray 衍射图谱 | 第22-23页 |
·氧化物理化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| 第23-25页 |
·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及结果 | 第23-24页 |
·阳离子交换容量(CEC)的测定方法及结果 | 第24页 |
·膨胀倍测定方法及结果 | 第24-25页 |
·胶质价测定方法及结果 | 第25页 |
·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5-28页 |
·pH 值对吸附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等温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1页 |
·等温吸附实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解吸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7页 |
·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| 第32页 |
·解吸实验方法 | 第32页 |
·模拟酸雨的配制 | 第32页 |
·模拟酸雨解吸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6页 |
·时间对解吸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模拟酸雨pH 值对解吸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模拟酸雨离子强度对解吸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解吸次数对解吸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吸附与解吸动力学研究 | 第37-42页 |
·常见的动力学方程 | 第37-38页 |
·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方法及结果 | 第38页 |
·氧化物吸附动力学讨论 | 第38-39页 |
·解吸动力学研究 | 第39-41页 |
·实验方法及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氧化物解吸动力学讨论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阴离子干扰实验与除砷应用研究 | 第42-50页 |
·阴离子干扰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5页 |
·阴离子对氧化锰吸附砷(Ⅲ)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阴离子对氧化铁吸附砷(Ⅲ)的影响实验 | 第43-45页 |
·吸附剂的再生性实验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类型的酸对吸附剂再生性的实验 | 第45页 |
·吸附剂再生性的研究 | 第45-46页 |
·吸附剂对水样吸附除砷实验 | 第46-49页 |
·空白试验 | 第46-47页 |
·水样加砷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7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1、研究结论 | 第50-51页 |
2、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60-61页 |
附录 A 氧化物对砷(Ⅲ)吸附实验数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B 氧化物对砷(Ⅲ)解吸实验数据 | 第65-68页 |
附录 C 动力学实验数据 | 第68-70页 |
附录 D 阴离子干扰及实际应用实验数据 | 第70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