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OFDM 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| 第9-10页 |
1.3 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OFDM 系统概述 | 第14-24页 |
2.1 OFDM 系统的基本原理 | 第15-17页 |
2.2 OFDM 系统的实现 | 第17-19页 |
2.3 OFDM 系统的优缺点 | 第19-22页 |
2.3.1 OFDM 系统的优点 | 第20-21页 |
2.3.2 OFDM 系统的缺点 | 第21-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功率放大器的数学模型及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| 第24-44页 |
3.1 功率放大器的传递特性 | 第24-25页 |
3.2 无记忆功率放大器的典型模型 | 第25-27页 |
3.2.1 Saleh 模型 | 第26页 |
3.2.2 Papp 模型 | 第26-27页 |
3.2.3 无记忆多项式模型 | 第27页 |
3.3 记忆功率放大器的典型模型 | 第27-32页 |
3.3.1 功率放大器的记忆效应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.2 Volterra 模型 | 第28-29页 |
3.3.3 有记忆多项式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3.4 Wiener 模型 | 第30页 |
3.3.5 Hammerstein 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3.6 并行 Hammerstein 模型 | 第31-32页 |
3.3.7 神经网络模型 | 第32页 |
3.4 非线性的时域分析以及频域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4.1 谐波失真 | 第33页 |
3.4.2 交调失真 | 第33-34页 |
3.4.3 互调失真 | 第34-36页 |
3.4.4 AM-AM 和 AM-PM 特性曲线 | 第36页 |
3.5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对 OFDM 信号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3.5.1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 AM-AM 和 AM-PM 特性曲线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5.2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信号功率谱的影响 | 第39页 |
3.5.3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信号星座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5.4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误符号率的影响 | 第40页 |
3.6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的评价指标 | 第40-43页 |
3.6.1 P1dB 增益压缩点 | 第40-41页 |
3.6.2 三阶互调系数 | 第41页 |
3.6.3 三阶截止点 | 第41-42页 |
3.6.4 交调系数 | 第42-43页 |
3.6.5 输入及输出回退 | 第4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 | 第44-56页 |
4.1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方法简介 | 第44-45页 |
4.2 数字预失真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45-46页 |
4.3 数字预失真估计结构 | 第46-48页 |
4.3.1 直接学习结构 | 第46-47页 |
4.3.2 间接学习结构 | 第47-48页 |
4.4 自适应算法 | 第48-54页 |
4.4.1 最小均方算法 | 第49-51页 |
4.4.2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| 第51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5章 数字自适应预失真实现方法 | 第56-78页 |
5.1 基于多项式的数字预失真实现技术 | 第56-63页 |
5.1.1 无记忆功率放大器的多项式预失真技术 | 第56-61页 |
5.1.2 记忆功率放大器的多项式预失真技术 | 第61-63页 |
5.2 基于查找表的数字预失真技术 | 第63-77页 |
5.2.1 查找表的形式 | 第64-65页 |
5.2.2 查询表的指针方式 | 第65页 |
5.2.3 查询表的地址索引方式 | 第65页 |
5.2.4 无记忆功率放大器的查询表预失真技术 | 第65-68页 |
5.2.5 记忆功率放大器的查找表预失真技术 | 第68-70页 |
5.2.6 SSPA 的基于查询表的预失真技术 | 第70-7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