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速铁路项目工期控制和优化研究
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3-19页 |
1.1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情况 | 第13-16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实际意义 | 第17-19页 |
2 相关概念综述 | 第19-26页 |
2.1 工期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9-22页 |
2.1.1 项目合理工期的计算 | 第19-20页 |
2.1.2 施工工期延误问题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1.3 施工工期优化控制问题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2 工期研究的相关概念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 高速铁路建设特点及程序 | 第23-25页 |
2.3.1 高铁建设特点 | 第23-24页 |
2.3.2 高铁建设程序 | 第24-25页 |
2.4 研究方向 | 第25-26页 |
3 高速铁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45页 |
3.1 影响因素调查统计分析 | 第26-33页 |
3.1.1 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1.2 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方法 | 第27页 |
3.1.3 调查问卷的过程 | 第27-28页 |
3.1.4 问卷可信度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1.5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 各影响因素与工期的关系 | 第33-45页 |
3.2.1 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关系 | 第33-35页 |
3.2.2 工程成本与工期的关系 | 第35-38页 |
3.2.3 设计图纸和变更与工期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3.2.4 施工管理因素与工期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3.2.5 施工环境与工期的关系 | 第40-42页 |
3.2.6 资源配置与工期的关系 | 第42-45页 |
4 高铁建设工期控制和优化的方法 | 第45-49页 |
4.1 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7页 |
4.1.1 影响因素分配 | 第45-46页 |
4.1.2 工期优化和控制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2 多目标期望表征值的优化模型 | 第47-49页 |
5 案例研究 | 第49-54页 |
5.1 案列背景资料 | 第49页 |
5.2 工期优化控制分析计算 | 第49-54页 |
6 结论和展望 | 第54-55页 |
6.1 结论 | 第54页 |
6.2 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6页 |
图1南京南站施工范围图 | 第58-59页 |
图2南京南站整体施工流程 | 第59-60页 |
图3季度资金变化流量图 | 第60-61页 |
表1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 | 第61-62页 |
表2架子队进场作业时间表 | 第62-63页 |
表3材料及设备数量变化表 | 第63-64页 |
表4劳动力数量变化表 | 第64-65页 |
表5南京南站施工进度横道图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| 第66-67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7-68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8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