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铁矿石供应风险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铁矿石资源的战略地位 | 第10页 |
1.1.2 中国铁矿石发展面临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2 科学问题 | 第11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6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2.1.1 矿产资源的需求规律 | 第15-17页 |
2.1.2 铁矿石供应风险PSR机理 | 第17-18页 |
2.1.3 铁矿石供应风险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文献综述 | 第19-26页 |
2.2.1 国内外资源供应风险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2.2.2 国内外矿产资源供应风险的相关方法综述 | 第22-24页 |
2.2.3 国内外矿产资源供应风险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我国铁矿石供应风险现状分析 | 第26-37页 |
3.1 全球铁矿石市场供需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1.1 全球铁矿石市场供需发展阶段 | 第26-28页 |
3.1.2 中国铁矿石供需变动的现状 | 第28-29页 |
3.2 供应风险的界定及现状 | 第29-33页 |
3.2.1 供应风险的界定 | 第29-30页 |
3.2.2 供应风险的现状 | 第30-33页 |
3.3 中国铁矿石资源概况及产业现状 | 第33-37页 |
3.3.1 铁矿石储量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.2 铁矿石产业现状 | 第34-35页 |
3.3.3 铁矿石可替代资源状况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中国铁矿石供应风险系统模型构建 | 第37-54页 |
4.1“供应风险”系统界定 | 第37页 |
4.2 模型构建 | 第37-46页 |
4.2.1 粗钢需求强度子系统 | 第39-41页 |
4.2.2 钢铁的进口子系统 | 第41-43页 |
4.2.3 铁矿石供需子系统 | 第43-44页 |
4.2.4 经济子系统 | 第44-46页 |
4.3 铁矿石供应风险系统主要原因树状图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 主要指标分析与输入 | 第47页 |
4.5 模型方程 | 第47-51页 |
4.6 模型有效性检验 | 第51-54页 |
4.6.1 模型结构检验 | 第51页 |
4.6.2 模型灵敏度检验 | 第51-52页 |
4.6.3 历史数据检验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中国铁矿石供应风险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| 第54-63页 |
5.1 初始参数及假设条件 | 第54-57页 |
5.1.1 经济发展速度 | 第54页 |
5.1.2 产业结构 | 第54-55页 |
5.1.3 铁矿石进口到岸价格 | 第55-57页 |
5.2 铁矿石供应风险情景模拟 | 第57-63页 |
5.2.1 基础情景模拟仿真 | 第57-59页 |
5.2.2 经济高速发展情景模拟仿真 | 第59-60页 |
5.2.3 产业结构升级情景模拟仿真 | 第60-62页 |
5.2.4 铁矿石价格变动情景模拟仿真 | 第62-63页 |
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63-6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3-65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附录:个人简历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