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针叶树类论文

天然红松遗传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变化的RAPD和ISSR分析

中文摘要第4-5页
1 前言第5-11页
    1.1 红松简介第5-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红松的地理分布第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红松的生物学特征第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红松的生活史特征第5-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红松针阔混交林的生态价值第7页
    1.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松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7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RAPD和ISSR标记及其在松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9-10页
    1.3 红松研究现状第10-11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1-15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1-12页
    2.2 试剂和仪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仪器第13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红松总DNA的提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板DNA的纯化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DNA浓度测定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红松RAPD和ISSR引物的筛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红松RAPD和ISSR的反应体系和条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扩增产物的检测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数据统计分析第15页
3 实验结果第15-29页
    3.1 RAPD实验结果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RAPD多态位点比率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用RAPD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计算红松遗传多样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用RAPD的Nei指数估算红松基因多样性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RAPD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第22页
    3.2 ISSR实验结果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ISSR多态位点比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用ISSR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计算红松遗传多样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用ISSR的Nei指数估算红松基因多样性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ISSR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第29页
4 讨论第29-35页
    4.1 红松遗传多样性在时间变化的RAPD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4.2 红松遗传多样性在时间变化的ISSR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4.3 RAPD与ISSR的比较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多态位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Shannon指数与与Nei指数第32-33页
    4.4 100年内红松遗传多样性的走势分析第33-35页
英文摘要第35页
参考文献第36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论文声明第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作用研究
下一篇: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对策研究--以西安部分高校为例